畬村風情融古韻 安良堡里續(xù)新篇
仲夏時節(jié),三明市大田縣桃源鎮(zhèn)層巒疊翠、碧水如環(huán)。“阡陌文旅織錦,政策潤壤興田”實踐隊的隊員們?yōu)樯钊胩皆L底蘊厚重的畬族文化、尋覓民族團結與鄉(xiāng)村振興的新路徑,抵達了藏于深山的東坂古村。東坂,這片寧靜山鄉(xiāng),將為青春腳步提供最深刻的課堂。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桃源鎮(zhèn)東坂畬族村合影 通訊員 楊芷怡/攝
一進村,隊員們便受到了當?shù)卣ぷ魅藛T的真摯歡迎與熱忱接待。座談間,當?shù)氐墓ぷ魅藛T們對畬族文化如數(shù)家珍,娓娓講述畬族跨越千年的遷徙史詩、神秘獨特的語言紋樣,以及那一枚枚繡線針腳里深藏的信仰。更引人熱血涌動的是其抗戰(zhàn)歲月中舍生取義的灼灼赤誠:烽火年代里,無數(shù)畬鄉(xiāng)子弟慷慨赴義,以血肉筑起家國長城。步入辦公室,一面映滿榮譽的墻令眾人屏息駐足——那是“全國文明村鎮(zhèn)”、“省級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等表彰在靜默閃耀。
圖為東坂村榮譽 通訊員 楊依濛/攝
講解員的一字一句都凝結著建設此地的艱辛榮光。在放映室,一段往年他校實踐團隊的宣傳影像穿越時空而來:畬歌新唱,古法新生,鏡頭捕捉下的文化活化如此靈動。“那不僅僅是精湛鏡頭藝術,”一位隊員輕聲道,“更像是早春枝頭的第一簇苞芽,讓人相信破土而出的力量。墻上的榮光固然可敬,屏幕上的啟迪則如路引,推著‘后來者’亦想于此踏出有價值的印記。”
圖為大田縣桃源鎮(zhèn)東坂畬族村概貌 通訊員 范珈毓/攝 實踐的步履未停,師生一行溯溪而上,執(zhí)意一探被譽為“東南布達拉宮”的安良堡。山道蜿蜒,偶遇兩位當?shù)氐漠尲野⒔悖束P般的圖騰在襟前袖口隨步履搖曳,她們回眸一笑又匆匆隱入煙火深處。歷經(jīng)悠悠歲月,安良堡以磐石之姿默守峰巒。走近端詳,其飛檐斗拱如鷹揚,方正布局透出森嚴。更珍貴的是城堡深處沉淀的榮光與記憶:堡壘在動蕩亂世里曾庇護黎庶,到了烽火連天的歲月,更化身為敵后堡壘,庇護過負傷的子弟兵,小小的石堡亦成為不屈民族精神的堅硬基座。在當?shù)毓ぷ魅藛T聲情并茂的講解中,古堡不再只是陳跡標本,而成為民族歷史活態(tài)展館——每一處箭孔和每一寸夯土墻都如靜默的證詞,無聲講述著邊地古堡穿越危局的堅毅品格和融入血脈的赤色基因。
圖為東坂村安良堡 通訊員 楊芷怡/攝
暮色悄然浸染,實踐隊揮別東板這座文化富礦。此程行吟山水之間,叩問土木深處,年輕的內(nèi)心已真切浸潤了畬族堅韌不拔的山魂與溫厚淳樸的鄉(xiāng)風。安良堡厚重的墻體與工作人員言語中流淌的故事更是構成一堂立體而滾燙的愛國主義思政大課。
圖為實踐隊成員探訪安良堡 通訊員 范珈毓/攝
當青年與土地相親,與往昔照面,那古堡沉默的輪廓便仿佛刻進了行走的足音中。文明有根才能參天繁盛,鄉(xiāng)村振興自有歷史深處蓄勢待發(fā)之力。于東板村,實踐隊的隊員們窺見的是文化血脈奔流不息的生命力,更是吾輩青年當永續(xù)守護的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璀璨星光——這條紐帶不獨連接此村此寨,更編織著所有鄉(xiāng)土中國生生不息的未來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