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為積極響應國家“百千萬工程”號召,用實際行動深入挖掘地方文旅資源,助力區域文旅發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食趣味”三下鄉服務隊來到惠州大亞灣紅樹林濕地公園開展實地調研。團隊本次任務的核心在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美食和旅游資源,計劃通過拍攝宣傳片,繪制食旅地圖等舉措吸引更多人了解并走進大亞灣,助力當地文旅發展。

(圖為紅樹林石碑 李誼攝)
一、初訪濕地,探尋魅力密碼
抵達大亞灣紅樹林濕地公園后,隊員們立刻被這里獨特的生態景觀所吸引。隊員們深知,要制作出一份高質量的食旅地圖,必須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美食文化和旅游資源。于是,實踐隊開啟了實地走訪之旅。沿著蜿蜒的紅廊棧道,穿梭在紅樹林間,詳細記錄各個景點的位置、特色和游覽注意事項;與公園內的工作人員、當地居民交流,挖掘那些鮮為人知的寶藏打卡地點;探尋周邊的美食店鋪,品嘗并篩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了解其食材來源和烹飪方法。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實地考察 李誼攝)
二、集思廣益,共繪食旅藍圖
制作食旅地圖的初期,團隊成員們便投入到熱烈的策劃與討論中。白天隊伍反復到景點考察,推敲各個景點的最佳光線打卡時間;結合互聯網博主的旅游攻略,隊伍力求打磨出一條更加完整連貫的打卡路線。晚上回到民宿,定期召開的會議便成了思想碰撞的舞臺,成員們分享著各自對大亞灣的理解、對旅游地圖的設想,從整體框架到細節呈現都展開深入探討。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思路逐漸清晰,大家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勾勒出食旅地圖的雛形,為后續制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隊員實地取景 李誼攝)
三、各司其職,精雕細琢成精品
進入實操階段后,團隊成員們充分發揮各自專長,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負責設計的同學將團隊創意融入布局,把海浪、貝殼、紅樹林等大亞灣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讓地圖既實用又具藝術美感。文案撰寫的同學則用生動細膩的文字,為景點和美食配上精彩介紹,從紅樹林的生態價值到海鮮的誘人滋味,勾勒出令人向往的畫面。面對困難,大家齊心協力尋找解決方案,憑借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攻克難關,讓食旅地圖逐漸成型。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大合影 鐘灝晴攝)
此次下鄉實踐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助力地方文旅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未來,團隊將繼續關注大亞灣的發展,不斷完善食旅地圖,為大亞灣紅樹林濕地公園的文旅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讓這片美麗的濕地被更多人知曉和喜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感受它的獨特魅力。(通訊員:李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