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至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圍繞推動紅色教育與產業發展主題,深入福建省白交祠村與軍營村開展了為期數日的深度調研,并在其隨后參觀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讓我們真切觸摸到鄉村振興戰略在八閩大地的生動實踐。
圖一:探訪廈門
昔日窮鄉換新顏,今朝茶香話振興 實踐團首站抵達廈門市同安區白交祠村,圍繞推動紅色教育與產業發展主題展開深度學習、走訪。
實踐團在白交祠村走訪了見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老書記提到,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懷下,白交祠村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生態宜居的轉變,茶葉產業快速發展,部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興起。在采訪村民時了解到,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從過去的溫飽困難到-現在基本生活條件得到保障,住房、交通、經濟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從原本坑坑洼洼的山路到如今的硬化道路,通公交車;從以前的傳統農業轉向新型茶產業經營;這一切的背后,都源于“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生態發展理念。
圖二:采訪白交祠村村委書記
追尋足跡悟理念,軍營座談踐初心 實踐團轉戰軍營村,繼續探尋鄉村振興的足跡。
在黨校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團參觀了“兩上高山情緣”“廈門探索足跡”等五大展廳,重點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兩上高山訪貧問苦的“黑茶杯”故事,深入理解了“四下基層”精神在軍營村的生動實踐;”認路、認鄰、認特色”三認方針在軍營村的切實展現,充分體現出了這一優良的群眾工作方法;同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進村與當地村委書記舉行了座談會,邀請村委會副主任高建設同志分享發展歷程,實踐團一同聆聽變遷、堅守的初心與收獲的成果;領導、老師、同學們和軍營村的代表們圍繞實踐合作、鄉村發展等話題暢所欲言,在座談會上討論感悟生態發展與振興戰略。座談會的最后,雙方簽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合作協議書”并舉行掛牌儀式。
圖三:軍營村座談會

圖四: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
觀特區發展成就,思改革基層實踐 最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實踐團前往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進行參觀。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團成員通過豐富的歷史照片、實物展品及多媒體展示,詳細了解了在黨的領導下廈門經濟特區在政策引領、產業升級、城市建設等方面實現的跨越式發展與巨大成就。
圖五: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合影留念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將群眾“急難愁盼”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發力點。在這些地方,我們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舉措在基層的生動實踐,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
從林深處走來,向光亮處走去。此次調研,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實踐團不僅收集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還深刻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偉大力量。新媒體組將全程拍攝素材,每日剪輯并發布到網絡平臺上,讓更多的人聽到屬于八閩大地的聲音;下一步,實踐團將繼續推動成果轉化,參加競賽、舉辦交流論壇、分享調研經驗等,繼續推動成果轉化。
來稿人:鄧子涵
攝影:劉可欣
指導老師:皇甫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