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文脈、筑牢基層黨建根基、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7月12日至17日,合肥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精儀礪器’解碼紅色文化,數智賦能創新基層黨建”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踏上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這片浸潤著革命熱血的土地,開啟了一場兼具歷史厚度與時代溫度的實踐之旅。
團隊成員深入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革命烈士陵園、茨坪毛澤東舊居等地進行系統研學,從秋收起義的星火初燃,到朱毛會師的力量凝聚,再到根據地軍民的艱苦抗爭,一幅幅歷史畫面、一件件珍貴文物,隊員們深刻領悟“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提煉與當代青年成長相契合的價值坐標。
循總書記足跡,體悟基層黨建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走訪神山村,留下了溫暖人心、指引發展的深刻足跡,自此,這個小山村踏上了翻天覆地的蛻變征程。
隊員們循總書記足跡到訪神山村,與神山村村副書記黃曉蘭座談,聆聽黃洋界保衛戰期間的革命故事,體察十年來鄉村生活水平躍升的巨變,感悟基層干部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征程上苦干實干的赤誠擔當。團隊特別關注將科學技術轉化為基層黨組織生活的創新載體,聚焦“紅色文旅+數字治理”的融合路徑,為村莊紅色資源建檔、游客流量監測、民生需求響應等治理場景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構想。

訪談調研,理清內在邏輯
團隊沿“紅旅-文旅-農旅”路線走訪黃洋界、井岡山電商平臺等地,通過發放問卷、實地訪談,調研紅色文化與數智技術賦能基層黨建的內在關聯。團隊探訪革命烈士王佐的家鄉下莊村,在王佐故居,聆聽王佐烈士后人、井岡山干部學院退休講師王生茂講述革命故事,重溯陳舊器物承載的烽火記憶;與村支書李亮華座談,村莊變遷與紅色傳承的故事如溪水浸潤心田,探索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保護的技術實踐;帶領當地兒童進行剪紙、拼圖等紅色主題手工制作,以沉浸式互動探索紅色文化代際傳遞新方式,讓井岡山精神轉化為可參與的實踐教育。

帶領下莊村兒童進行紅色主題手工創作
井岡山之行是一堂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課”,不僅深化了對民情國情的理解,更明確了青年學子以科技助力基層黨建的責任。調研圍繞數智技術與基層黨建創新的融合路徑提出的建設性意見,為基層黨建發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