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了解科學技術知識,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兩彈一星”暑期志愿宣講實踐團赴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梨園社區暑期公益課堂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了以"開發核聚變能用人造太陽解決未來能源問題”為主題的特色活動。
8月5日志愿者站在屏幕前,面向一群孩子講解“人造太陽”“流浪地球” 相關內容,該活動與科技關聯,向鄉村孩子科普前沿科技,傳承 “兩彈一星” 精神,激發科學興趣,助力科技文化下鄉,培養青少年學素養與家國情懷。
圖為志愿者在講人造太陽
在溫馨的室內環境里,一位志愿者,正專注地輔導孩子做作業。孩子坐在一旁,認真跟著志愿者的講解思考。桌上攤開著課本與練習冊,滿是知識的印記。還有孩子愜意地躺在按摩椅上,整個場景傳遞出溫暖的互助氛圍,彰顯著志愿服務助力學習、傳遞關愛的意義 。
圖為志愿者在講人造太陽
在輕松愉快的休閑時光,組織低年級孩子們進行下象棋捏橡皮泥等活動,午后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活動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低年級的孩子們像剛出籠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圍在長桌旁,開啟了一段輕松愉快的休閑時光。象棋棋盤前,兩名聰明的小男孩正踮著腳趴在桌邊,小手指點著棋子你一言我一語。對面的小男孩皺著眉,小手捏著棋子在棋盤上比劃半天,終于把“馬”跳到了對方陣營,惹得周圍小伙伴一陣歡呼。旁邊的志愿者姐姐笑著蹲下身,悄悄幫他們扶正歪掉的“帥”和“將”,眼神里滿是溫柔。另一頭的橡皮泥角更是熱鬧。一個小男孩專注地用小模具壓出星星形狀,掉在桌上的橡皮泥碎屑沾了滿手,他卻毫不在意,反而舉著作品跑到同伴面前炫耀,鼻尖沾著的一點橡皮泥,讓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活動室里沒有催促的哨聲,沒有嚴肅的指令,只有棋子碰撞的輕響、橡皮泥被揉捏的沙沙聲,和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陽光慢慢挪動,把一張張帶著雀躍的小臉照得發亮,連空氣里都飄著無憂無慮的甜。
圖為志愿者在陪孩子們進行娛樂活動
夕陽西下時,一天的熱鬧漸漸沉淀下來。志愿者們正輕手輕腳地幫孩子們整理散落的棋子,把揉得五花八門的橡皮泥收進盒子里。扎羊角辮的小姑娘用甜美的笑容表達對志愿者的感謝,志愿者們望著空蕩蕩的屋子,相視一笑掌心還留著橡皮泥的軟,耳邊還飄著棋子落盤的輕響,這大概就是一天里最甜的收尾。
團隊: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兩彈一星”暑期志愿宣講實踐團隊
作者:材成 張樂靖
攝影作者:材成 張樂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