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窗外的高樓大廈被一個個小院子、一片片綠色所替代,雨后的陽光肆無忌憚地沖進來,華南農業大學“經管DW特種兵分隊”來到了中山市民眾街道接源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習和調研,成員們傾聽當地最真實的聲音,實地感觸農村發展的日新月異,為接源村的文旅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伴隨著村委會工作人員的的講解,成員們踏入接源村。筆直的公路、清澈的綠水、生機勃勃的黃花風鈴木讓我們眼前一亮,在家家戶戶肆意生長的龍眼樹、鳳眼果樹讓我們倍感新奇,路邊隨處可見的菜園、果園讓我們興致勃勃。在這里,我們仿佛身處一個世外桃源,充分接觸農作物,感受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成員們將這些一一拍下,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接源村、能夠注意到在遠離城市喧囂后的獨屬于接源村的悠閑自得。

在接源村,成員們不僅一步步深入了解當地的特色景點,還開展了面對村委會工作人員、游客、當地村民的調研活動。通過調研,我們更加深刻了解了接源村的發展現狀,更加懂得從村民的角度看問題。也許,村民們并不太懂什么是百千萬工程,不太懂什么是鄉村振興,但是,逐漸抬高的下陷沙井蓋、逐漸擴寬的窄小水泥道路、逐漸增加的公共廁所等惠民措施是他們切切實實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

最后,我們來到了新平鄉青年突擊隊公園。1955年,毛澤東同志為《中山縣新平鄉第九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青年突擊隊》一文寫下“四最”按語——最積極、最有生氣、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贊揚36名青年用鋤頭、泥箕在圍墾灘涂上書寫奮斗史詩的事跡。2016年,民眾街道在突擊隊舊址旁建成公園,歷經三期升級,如今已成為廣東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這里,每一張泛黃的照片、每一個動人的故事,都在告訴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

綠水繞村流,鄉村文旅興。此次三下鄉,成員們都盡己所能地宣傳接源村。我們堅信,接源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