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為媒連京津,以行踐知播新綠。為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助力京津冀協同治水與環保理念普及,河海大學“綠浪鄉行”環保科普實踐團以天津、北京為實踐陣地,開展了涵蓋河流水質監測、社區節水宣講等系列暑期活動,用青年智慧探尋跨區域水生態保護路徑,以科普行動喚醒兩地民眾環保自覺,在穿梭京津城鄉、守護碧水清波的實踐中,書寫大學生助力區域生態協同發展的青春答卷。
社區宣講:綠色科普入萬家 走進天津浦口道社區等地,實踐團以“紅馬甲+科普冊”開啟環保對話。圍繞節水護水、垃圾分類,隊員們用通俗講解、趣味案例,向居民傳遞生態知識。自制海報張貼、互動問答環節,讓環保理念融入日常。從老人到孩童,大家圍聽宣講、交流感悟,“原來環保就在身邊!”居民的認可,成為隊員們深耕科普的動力,推動綠色意識在社區蔓延。
河道實踐:青春護水守清波 在天津海河邊,實踐團成員化身“護水衛士”。手持工具清理河岸垃圾,俯身采集水樣監測水質,用實際行動改善水環境。大家分工清理河岸垃圾,規范采集不同河段水樣,與市民交流河道環境變化,既見證治理成效,也記錄待改進問題。汗水浸濕隊服,卻讓青春身影與清澈水波相映,以實干守護雙城水脈。
企業交流:行業洞察拓思路 除了解天津社區及河道環保情況外,實踐團成員還來到北京林淼生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參觀學習。
在參觀過程中,企業負責人詳細回溯發展歷程并分享了資質建設、產學研合作的經驗:企業員工擔任大學校外導師,既為學生提供實操平臺,也借高校智力助推技術創新;從水保方案編制到海洋生態修復,從傳統業務到數字生態布局,企業以資質為基、創新為翼,在水利環保賽道持續進階,其參與制定黃河流域用水標準等成果,彰顯行業影響力。
行業研討:直面挑戰謀破局 林淼公司水利部長剖析道:在水利環保領域,我國面臨水資源先天稟賦導致的難題,包括人均水平低、南北分布不均和時間上的集中格局;水資源供求矛盾突出,影響河道生態和防洪抗旱調度;污染與生態退化疊加響應顯著,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交織,加上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需求考慮不足,導致水生態系統功能受損;同時,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加劇了上述問題。
談及破局方法,他強調:實現水利工程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核心在于從規劃源頭樹立生態工程理念。工程設計中優先保留河流自然形態,采用生態護岸代替硬質護岸、建設漁道保證生物通道;運行階段通過動態調度保障下游生態流量。關鍵措施包括建立生態優先評估體系,推動跨部門跨區域協同,結合自然修復與人工輔助技術,實現工程效益與生態保護雙贏。
知行合一:青春答卷繪新篇 從社區宣講,河道實踐到企業交流,“綠浪鄉行”實踐團以“知行合一”詮釋環保擔當。隊員們用行動證明,青春力量可化作護水畫筆,繪就京津生態保護新畫卷。未來,團隊將持續深耕,讓環保科普走得更深、更遠,為京津水生態保護注入持久青春動能,讓“碧水長流、阡陌皆綠”的愿景逐步照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