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正值父親節,來自滁州學院的“赴滁州市南譙區養老院實踐小分隊”走進本市安居養老中心,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包括歌曲演唱、魔術表演以及小游戲互動,旨在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代際交流。
圖 1“赴滁州市南譙區養老院實踐小分隊”合影 劉濤 供圖
為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滁州學院在暑期組織開展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本次走進養老院的慰問演出選在父親節當天,主題鮮明,既契合節日氛圍,也有助于青年學生與老年群體建立交流與聯系。
養老院方面為活動提供了場地、音響等設備支持,并安排工作人員協助志愿者完成活動流程。志愿團隊提前一周開始準備,結合老年人的興趣特點和節日主題,安排了多首旋律輕快、歌詞熟悉的歌曲以及互動性強的小游戲,力求在節日當天帶來愉快的體驗。
下午兩點,養老院多功能廳布置完畢,懸掛著“父親節快樂”橫幅,椅子按排布整齊,舞臺兩側擺放著音響設備。老人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陸續入座,現場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圖 2 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活動 劉濤 供圖
主持人簡要介紹到訪團隊后,演出依次進行:開場的《小蘋果》伴隨著明快的節奏響起,舞臺上的動作與音樂同步,廳內不少老人跟著節拍輕輕晃動手臂;《最炫民族風》的旋律讓現場節奏感更強,臺下傳來低聲的合唱;魔術表演中,撲克牌的神奇變換讓老人們看得目瞪口呆;再度響起的《最炫民族風》邀請了兩位老人上臺,簡單的舞步引來掌聲;最后的《父親》旋律舒緩而真摯,燈光略微調暗,觀眾安靜聆聽,節日的溫情在音樂中延續。
圖 3 志愿者演唱《父親》 劉濤 供圖
整個節目環節持續約40分鐘,音樂與互動交替,使現場在熱烈與溫暖之間自然切換,父親節的氛圍得以凸顯。演出結束后,志愿者與養老院工作人員組織了小游戲“小球進洞”。游戲器材包括輕質塑料球和簡易入球裝置,參與者需將全部小球引入目標洞口,率先完成者勝利。
圖 4 志愿者與老人們一同游戲 劉濤 供圖
老人們分組依次參與,志愿者在一旁扶助和計分。部分行動不便的老人也在協助下完成了游戲。現場不時傳出加油聲和笑聲,不少老人表示希望多玩幾輪。據統計,本環節參與老人超過30人,游戲持續約30分鐘,現場參與度較高。
志愿團隊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從策劃到實施共用時一周。團隊首先與養老院溝通時間與場地安排,再根據老人群體的特點挑選曲目、設計流程。節目排練在課余時間進行,魔術表演所需的道具也提前準備到位。為確保現場秩序,活動前一天團隊對流程進行了彩排,分配了主持、音響、道具管理等崗位職責。
養老院院長在活動結束后表示,節日當天的到訪不僅為老人們帶來文藝演出,也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臺。志愿團隊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是團隊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鍛煉了成員的組織能力,也讓大家在交流中感受到陪伴對老年人的重要性。
在節目與游戲間隙,志愿者與老人交談了日常生活、年輕時的經歷以及興趣愛好等話題。一位老人談起年輕時在外地工作的經歷,一位老人分享了自己在節日收到子女來信的心情。志愿者認真傾聽,并回應交流,記錄下老人們的故事。有志愿者表示,面對面的交流讓他們對老年人精神需求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更加明確了志愿服務的價值。
此次父親節慰問活動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了既定流程,涵蓋了文藝表演與游戲互動兩大部分,參與老人覆蓋率高,現場秩序井然。活動既豐富了老人的節日生活,也為大學生提供了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機會。
本次活動歷時近兩小時,參與老人超過30人,志愿者與養老院工作人員密切配合,確保了活動順利進行。通過音樂、互動與交流,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也為今后開展更多面向老年群體的志愿服務積累了經驗。
通訊員 汪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