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以及中西醫結合學院共同組建的三下鄉實踐團隊,懷揣著“尊老敬老”的深厚情誼,走進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清淺鎮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了以“岐黃薪火,鄉約同行”為主題的中醫特色志愿服務活動。活動面向院內長者,精心提供了測血糖、推拿按摩、艾灸等服務體驗。本次活動旨在讓古老的岐黃之術在傳承中煥發新光,用專業與愛心守護“銀發”安康,傳遞了濃濃的孝親敬老之情。
血糖監測:洞察健康的“隱秘哨兵”
志愿者們一到達養老院就迅速開展準備工作,熟練地取出一次性采血針和試紙,精準地為老人們進行指尖消毒,并時刻注視著血糖儀的屏幕。遇到對血糖指標有疑惑的老人們,志愿者們憑借自己專業基礎耐心地解讀,并根據檢測結果,結合老人們自身情況,提供關于飲食調節、生活習慣的實用建議,確保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血糖。志愿者手法操作嫻熟,一邊為老人測量血糖一邊詢問其基本情況,親切地交流讓老人們主動分享自己的生活情況。 不少老人表示,他們可能平時不常測或從未測過血糖,這次檢測讓他們首次或再次明確了自己的血糖水平。
圖為團隊成員為老人測量血糖。金藝寧 供圖
艾柱療法:點燃溫暖的“能量喚醒師”
在艾灸志愿服務區域,志愿者們觀察著艾條與皮膚的距離,手指穩定懸停,確保溫熱感慢慢滲透。老人們感受著這股暖意逐漸在皮膚處擴散。志愿者動作輕柔,每隔一段時間就詢問老人“這里感覺暖了嗎?”“這一塊溫度怎么樣?”并根據當下的反饋,細致調整著艾灸的角度與時長。艾灸過程中,志愿者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與老人分享關于日常保暖、氣血養護的建議。一位頸部經常酸痛的爺爺在艾灸體驗后欣喜地表示,感覺頸部酸痛明顯減輕,整個身體甚至都變暖了。艾灸療法結束后,志愿者為老人清理皮膚處,細心地為老人整理衣物,動作嫻熟而又充滿溫情。
圖為團隊成員為老人進行艾灸服務。孫錦文 供圖
推拿按摩:疏通筋絡的“無聲對話者”
志愿者們雙手溫熱而穩定,隨著指尖在肩頸、腰背的穴位與肌群間落下,力道綿長而富有滲透感。老人們的呼吸在專注的指法下逐漸變得深長,緊蹙的眉頭悄然舒展。志愿者們時而輕聲詢問著力度與“這個位置需要再放松些嗎?”根據當下的反饋與體察,及時地調整力道、節奏與部位。推拿是一個讓身體放松并得到舒緩的過程,一位奶奶在體驗結束后拉著志愿者的手,高興地說:“仿佛身體變輕盈了,四肢的沉重感也有所減輕,你們這群孩子真貼心。”志愿者們聽在心里暖暖的。
圖為團隊成員為老人進行推拿按摩服務。李倩倩 供圖
岐黃之術:在“老青相約”中生生不息
在清淺鎮養老服務中心,安徽中醫藥大學的青年學子們,正是那簇躍動的“岐黃薪火”。他們用所學的望聞問切、經絡腧穴、推拿按摩等理論知識,進行每一次精準的血糖監測,每一處穴位的悉心灸療,每一下力道恰到好處的推拿,都是對“大醫精誠”精神最質樸的踐行。活動結束后,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安心的笑容,他們紛紛表示,此次義診活動不僅讓他們更加了解了自身健康狀況,也讓他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溫情與守護。
圖為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與養老院工作者們的合影留念。李倩倩 供圖
此次義診活動后,團隊成員臨走的時候,一位老爺爺跟著團隊來到養老院門口,依依不舍地目送著,希望成員們常回來看看。未來,安徽中醫藥大學將持續推動實踐隊伍深入基層,在每一次“鄉約”行動中,以實際行動踐行服務宗旨,切實關注并回應老年群體的健康與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