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玉涵 熊舒妍)2025年7月1日至15日,湖北大學“稚語童聲”實踐團隊在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石頭咀鎮馮家畈村、杜家山村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活動,團隊創新構建“推普+支教+鄉村振興”三位一體模式,通過普通話推廣、文化教育和鄉村賦能相結合,旨在提升當地兒童綜合素養,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新活力。
圖為實踐活動開班儀式現場林佳佳攝
活動期間,團隊匠心設計多元課程體系,讓普通話教學在趣味實踐中落地生根。童聲誦讀課上,孩子們在隊員的耐心引導下反復雕琢發音,清脆笑聲中,語言自信悄然生長;生命安全教育環節,隊員們以情景模擬為載體,將應急知識化作生動互動,讓孩子們在角色扮演中既學自救技能,又練表達能力;詩詞專題課堂里,“玉米趣史”成為獨特切入點,隊員們從地理文化視角解讀古詩詞,“鋤禾日當午”的瑯瑯吟誦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爭相舉手展現學習成果;中國地圖前,孩子們踮起腳尖細細指認,找到家鄉位置時,便用彩筆鄭重標記,眼中閃爍著對故土的熱愛與對世界的好奇;音樂展示會上,稚嫩童聲合唱《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的信念隨歌聲傳遍全場,振奮人心。課程體系更延伸至名著導讀、美術創作、趣味體育等領域,構建起全方位教育矩陣,讓推普行動在多樣態教學中自然浸潤。
圖為實踐團隊授課現場林佳佳攝
圖為趣味體育課現場林佳佳攝
結業儀式上,團隊代表,漢語國際教育23級本科生劉沛瀅向馮家畈村捐贈“推普資源包”,這份禮物包含”稚語童聲“社會實踐團隊編撰的知識點手冊和紅歌音頻光盤,為孩子們的后續學習提供支持。
馮畈村黨總支書記沈小虎在致辭中高度肯定團隊成果:“活動不僅提升了孩子的普通話水平,更激發了他們對文化的熱愛。”湖北大學駐村工作隊隊長周厚洪宣布持續幫扶計劃,寄語孩子們珍惜時光、以知識為翼建設家鄉。儀式尾聲,幕后花絮視頻緩緩播放:地理課上專注指認地圖的身影、排練時認真演唱的模樣……一幕幕溫情畫面引發全場共鳴,不少孩子眼含熱淚,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黨干部、學生合影英山電視臺攝
此次實踐以推普為橋梁,將支教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在未來,“稚語童聲”團隊將持續深耕“推普+”模式,把課程體系化作流動的文化驛站。孩子們的普通話會成為連接鄉土與互聯網的紐帶,在研學旅行中講述家鄉故事,讓“少年中國說”的合唱聲穿越山谷,成為鄉村振興中代代相傳的成長密碼,讓每顆種子都長成撐起鄉土未來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