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掐絲琺瑯的傳承挑戰與未來展望
從五溪非遺園到嬉麓街區的工作室,調研團隊見證了掐絲琺瑯技藝在師徒兩代人手中的傳承與發展。包欽老師的堅守,讓這項古老技藝得以留存;包俊杰等年輕一代的探索,則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掐絲琺瑯不僅是一項技藝,更是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與匠人的情懷。
在與包欽老師的交流中,團隊成員深切感受到傳承的重量。在當代,如何讓更多人了解、喜愛這項技藝,如何讓它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是傳承者們面臨的挑戰,也是其走向更廣闊未來的機遇。包欽老師表示,非遺的生命力在于不斷與時代接軌,既要堅守傳統技藝的精髓,又要積極融入現代元素,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離開工作室時,陽光灑在精美的掐絲琺瑯作品上,折射出璀璨光芒。調研團隊的探訪雖告一段落,但對這項技藝傳承與創新的思考仍在繼續。團隊成員認為,掐絲琺瑯所展現的匠心與創新,正是非遺在當代傳承的生動寫照。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積極關注、支持非遺傳承,讓這些古老技藝在時光長河中不斷延續。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拾遺楚韻·啟為創新”非遺調研團隊計劃通過鏡頭語言搭配傳承人的講解,以圖文、視頻及實物作品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現掐絲琺瑯所蘊含的荊楚文化韻味與底蘊,助力這項千年技藝“活”在當下,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相信在傳承人的堅守與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掐絲琺瑯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