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挖掘齊魯文化的深刻價值和時代內涵,凝聚文化傳承的青春力量,7月28日至8月10日,山東科技大學“法韻赤心”社會實踐隊赴山東省鄒平市月河社區、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陽光巴學園幼兒園、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瑯琊鎮青桐學堂,成功舉辦了“青春傳承齊魯文脈”專項之魯文化傳統禮儀實踐課。本此活動通過理論講解、實踐體驗與經典誦讀相結合的形式,引導青年學子深入理解禮儀背后的倫理價值,學會在生活中傳承與踐行這份文化智慧。
團隊成員集中商討 劉懿攝
同時,團隊通過向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及其家長發放問卷,了解其對齊魯文化的認知和社區文化服務的需要,進一步優化活動方案。

團隊成員發放問卷 莊茗羽攝
課程伊始,團隊成員通過地圖演示和趣味解說,向小朋友們介紹齊魯大地的山川風貌和齊魯文化的核心內涵。從泰山的人文底蘊到黃河的悠久歷史,從孔子“不學禮,無以立”的古訓到“仁義禮智信”的當代價值,團隊成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小朋友們在認知家鄉地理的同時,初步觸摸齊魯文化的精神脈絡。

介紹齊魯文化概況 周兆君攝
非遺藝術展示環節讓課堂充滿活力,在團隊成員組織觀看的微視頻中,山東快書的鏗鏘韻律與呂劇的婉轉唱腔交替呈現,讓小朋友們直觀地領略了非遺藝術的魅力。

講解山東快書與呂劇的魅力 周兆君攝
在實踐體驗環節中,團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們系統學習了中華傳統禮儀中的開筆禮、成人禮與敬老禮,小朋友雖面帶稚氣卻神情莊重,通過沉浸式體驗,使小朋友們深刻體悟尊師重道、責任擔當和孝老愛親的倫理價值。

團隊成員帶領學習禮儀 于佳辰攝
團隊成員帶領小朋友們誦讀經典,《論語》《孟子》的經典誦讀聲在社區活動中心久久回蕩。團隊成員還結合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對典故進行講解,讓小朋友們在朗朗讀書聲中領會齊魯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當代價值,強化了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認知與認同。

團隊成員帶領誦讀魯文化經典 王一諾攝
此次活動將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禮儀公益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依托齊魯文化中“禮”的精神內核,幫助小朋友們深入理解齊魯文化的豐富內涵,習得文化傳承的具體方法。事實上,傳統文化本就不是刻板的典籍條文,它蘊藏于齊魯大地的山川人文與日常言行之中,唯有主動觸摸與親身體驗,才能讓“禮”的種子在心中扎根生長。未來,“法韻赤心”社會實踐隊將繼續挖掘齊魯文化的時代價值,開展有關文化傳承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文化傳承注入青春力量。

團隊成員合照留念 (一) 周兆君攝

團隊成員合照留念 (二) 王一諾攝
撰稿人:周兆君
供圖:山東科技大學“法韻赤心”社會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