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揚州市中醫院與萬象匯聯合舉辦的"廣陵醫派中醫藥文化服務月"活動吸引了超萬人次參與。這場別開生面的中醫文化盛宴通過10大特色體驗區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了傳統醫學的魅力。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杏林春雨志愿行團隊一行七人有幸作為志愿者參與其中。

圖為活動現場。鄭為公供圖
醫養結合顯特色 古今交融見匠心 活動現場設置了中藥手串制作、中醫專家義診、三伏貼貼敷體驗等10個功能區。在中藥飲片辨識區,老藥師手把手教市民辨別黃芪、當歸等常見藥材,感受本草智慧;養生茶飲體驗區更是供不應求,志愿者為往來市民奉上特制的菊花枸杞茶;藥膳面包攤位飄來陣陣香氣,將茯苓、山藥等藥材融入西式烘焙,詮釋"藥食同源"理念的現代內涵。中藥手串制作區則成為年輕人的打卡熱點,揚州市中醫院巧妙地將決明子、薰衣草等藥材與現代飾品相結合,讓傳統藥香煥發時尚魅力。
圖為中醫專家向群眾介紹中藥藥材。鄭為公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面部美容刮痧體驗區成為年輕女性的熱門打卡點。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溫熱的玉石在面部經絡游走,讓參與者在放松中感受中醫美容的獨特魅力。中藥香囊區同樣火爆,志愿者團隊在系統學習和培訓后創造了“1分鐘香囊”服務標準,提前將十余種藥材按功效預配成包,配合設計的“藥材功效速查卡”,讓市民在體驗傳統技藝的同時收獲實用知識。
青春志愿添活力 專業服務惠民生
義診區匯聚了20余位來自揚州市中醫院推拿科、婦產科、脾胃病科、骨傷科、肺病科、醫學美容科、針灸科、兒科、腦病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科、眼科、腎病科、治未病中心、頸肩腰腿痛科的中醫專家,提供把脈問診、健康咨詢等服務。據統計,兩天內共完成義診服務800余人次。志愿者們利用"三色分診系統",紅色標簽標識急癥咨詢者,由資深醫師優先接診;黃色標簽代表慢性病管理需求,引導至專科義診區;綠色標簽為健康人群,安排至預防保健區。通過紅、黃、綠三色標簽實現精準分流,使義診效率大大提高。
圖為義診區專家為現場群眾問診。鄭為公 供圖
三伏貼貼敷區前同樣人頭攢動。醫護人員根據每位市民的體質特點,精準選取穴位貼敷。"三伏貼是調理體質的有效途徑,很受市民歡迎。"揚州市中醫院的負責人介紹道,"我們特別準備了成人、兒童等不同配方的貼敷藥物。"志愿者們提前背誦展區地圖,熟記10大功能區分布并掌握基礎中醫藥知識(如三伏貼適用人群、藥膳功效等),為不同群體定制講解。此外,本次活動還設有針灸、拔罐、耳穴壓豆、體質辨識等區域,志愿者們按照分工為醫護人員提供相應的理療協助,如計時、消毒罐具、表格分發等。同時配合安保人員維持現場秩序,實施單向通行設計。
守正創新揚國粹 薪火相傳譜華章
此次嘉年華是傳統醫學與現代商業體的一次嘗試創新,不但展示了廣陵醫派的特色技藝,更通過現代商業載體,讓傳統醫學煥發新活力,以更親民、更時尚的方式走進市民生活,市民們在聞藥香、試技法、品茶飲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獨特價值,為健康中國注入新動能。
中醫不是“老古董”,而是能融入日常的“生活伙伴”。活動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創新形式,讓中醫藥文化走進更多市民生活。夕陽西下,滿載而歸的市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這場中醫文化盛宴的余韻仍在延續。這次經歷不僅讓杏林春雨志愿行團隊學習急救技能和中醫藥基礎知識,認識了中醫藥的價值,還切身體會到了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遇見現代商業綜合體的煙火氣。在未來他們將繼續用新思維傳播老傳統,堅信岐黃薪火必將生生不息。(通訊員 周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