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盲道安全現狀與改善呼吁
盲道是視障人士獨立出行的 “生命線”,其建設與維護水平直接關乎城市無障礙環境質量。2025 年 7 月 22 日至 8 月 10 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實踐小組對山西陽泉 19 處路段的盲道進行實地檢測,結合國家標準(GB50642-2011、GB50763-2012),發現該市盲道存在覆蓋率不足、破損嚴重、占道普遍等突出問題,亟待系統性改善。
檢測數據顯示,陽泉盲道覆蓋率整體偏低,且達標路段鳳毛麟角,僅宏成橋 1 處路段達到 100% 標準,其余 18 處均不達標。覆蓋率最高的濱河公交站 - 濱河商貿城路段為 96.5%,仍未完全覆蓋;最低的陽泉市第十一中學附近路段覆蓋率為 0%,全程無盲道鋪設,視障人士需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流中冒險穿行。
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問題尤為明顯。礦務局醫院作為醫療場所,盲道覆蓋率僅 70.6%,未達 “≥90%” 的標準;洪城河小學、平潭街小學等校園周邊覆蓋率多在 50%-76.9% 之間,孩子與視障人士共享的路段缺乏完整引導設施。商業區域同樣不容樂觀,天利步行街、三原色國際商務匯覆蓋率分別為 84%、51.8%,商鋪集中區的盲道 “斷檔” 現象普遍。陽泉盲道的覆蓋率低,但它的破損率卻不低。
盲道破損呈現 “范圍廣、程度深” 特點,19 處樣本中 11 處破損率不達標,且高緊急程度(4-5 級)案例占比達 42%。物理破損類型多樣,包括裂縫、缺失、導向條模糊等。第十二中學附近路段 4400cm² 的破損區域,盲道磚松動凸起,緊急程度 5 級,易導致絆倒風險;桃河公園 12600cm² 的盲道完全缺失,地面裸露無任何引導標識,視障人士至此如同 “迷路”。
破損率超 20% 的路段集中在公園與老舊小區周邊。烤鴨店對面公園路段破損率 27%,多處盲道磚碎裂;平潭某小區附近路段破損率高達 52%,近半盲道失去引導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破損未及時維修,維護響應記錄顯示,所有樣本均無 24 小時內響應記錄,部分嚴重破損存在長期無人處理的情況。
占道是影響盲道功能的 “頑疾”,19 處樣本中 12 處存在占道問題,涵蓋機動車、非機動車、設施三類侵占形式。機動車占道最為普遍,農家樂飯店、御康山莊二期等路段占道率分別達 25%、50%,部分車主直接將車停在盲道中央,無視禁停標識;非機動車占道集中在學校周邊,洪城河小學附近電動車隨意停放,壓縮通行空間。
設施占道更具隱蔽性卻危害極大。博思幼兒園至林桂中醫館路段,1.092㎡的電箱欄桿直接侵入盲道,占道率 21.7%;多處路段存在井蓋 “騎跨” 盲道現象,井蓋與地面的高度差形成潛在絆倒風險。這些侵占行為不僅違反 “盲道禁止占用” 的國家標準,更直接剝奪了視障人士的出行權利。
所以對以上他們的實踐數據,建議與呼吁以下幾點:
對照國家標準,陽泉盲道在覆蓋率(需 100%)、破損率(需≤5%)、占道管理(禁止占用)三方面均存在系統性合規問題。深層原因包括規劃不足、維護滯后、執法不嚴:部分新建路段未同步規劃盲道,老舊路段維護資金投入不足,占道行為缺乏常態化監管。
改善盲道現狀需多維度發力:一是強化規劃剛性,新建道路盲道覆蓋率必須達標,老舊路段制定補建計劃,優先保障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二是建立 “日常巡查 + 快速響應” 維護機制,對緊急程度 4-5 級的破損 24 小時內處置;三是加強執法監管,通過電子監控與現場執法結合,嚴處占道行為,在重點路段設置 “盲道禁停” 警示標識。
盲道是城市文明的試金石。讓盲道真正 “不盲”,不僅是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的踐行,更是對每一位視障人士平等出行權利的保障。期待陽泉以此次檢測為契機,系統性改善盲道現狀,讓城市的每一條 “生命線” 都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