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至13日,山東中醫藥大學“語潤玫鄉,醫暖平陰”青年大學生志愿服務隊走進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圍繞“廉潔”主題開展實踐活動。服務隊先后與平陰縣榆山街道青年黨員、南石硤村基層干部圍坐交流,聆聽日常工作中的廉潔故事,后續還與當地退役軍人對話,從不同群體的實踐中感受廉潔精神在基層的鮮活體現。
聆聽榆山街道青年黨員:廉潔藏在日常工作的較真里
志愿服務隊在平陰縣會議室與榆山街道青年黨員展開交流,黨員們分享的“廉潔小事”,讓服務隊成員對清正廉潔有了初層認知。從事鄉村文化工作的青年黨員講述了一次幫助老人梳理族譜,老支書捧著泛黃的族譜叮囑他“祖宗的勤儉不能丟”,這句話讓他深受觸動。此后,每次錄入完祖訓內容,他都會與老人逐字核對三遍,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生怕遺漏“不貪小利”的祖訓規矩。不僅如此,面對老鄉熱情挽留吃飯的心意,他和同事也總是婉拒。
另一位負責社區調解的青年黨員分享了處理鄰里噪音糾紛時的難忘經歷。當時溝通陷入僵局,一戶居民偷偷往她口袋里塞購物卡希望她能通融。她當即掏出購物卡當場退回,下班后還特意繞了三公里路追到對方單位再次表明立場:“收了卡,我就沒了公平說話的底氣!社區的事必須憑理斷,放心,我一定幫你們把事說開。”最終,她的堅持化解了鄰里矛盾。“基層無小事,每一次堅守原則,都是在守護公平這桿秤,維系鄰里信任。”她的感慨,讓服務隊成員讀懂了基層工作中廉潔與信任的關聯。
圖為志愿服務隊成員聆聽平陰縣基層干部分享廉潔故事
對話南石硤村基層干部:廉潔是鄉村治理的生命線
志愿服務隊踏入平陰縣南石硤村,在開展醫療服務的同時與村里的基層干部圍坐交流,從鄉村治理的日常中,探尋廉潔與初心的交融。給老人送藥、幫殘疾人申請補助,每一筆物資、每一項流程都得曬在陽光下。一位身著深色衣衫的鄉鎮干部介紹:入戶走訪時,干部們會對特殊群體幫扶清單逐字核對,細致確認每戶的低保金發放是否精準、高齡補貼是否按時到位,每一次簽字蓋章都確保經得起推敲和回溯。在調解鄰里糾紛時,大家始終秉持“一碗水端平”的公正態度,即便面對沾親帶故的鄉親也絕不因私廢公,不讓人情模糊了規矩。
談及鄉村發展規劃,干部重點提到了產業資金使用的廉潔實踐。村里引進玫瑰加工項目時,從土地流轉到設備采購,全程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推進。“每一筆合同都貼在村務公開欄上,村民代表全程參與監督,連一顆螺絲釘的價格都清清楚楚。”他表示,大家深知只有管好集體的錢袋子,鄉村發展的路子才能走得正、走得遠。
圖為志愿服務隊成員與錦繡社區工作人員圍坐交流
對話當地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廉潔是不變的底色
在平陰縣的實踐中,志愿服務隊還與當地一名退役軍人展開交流,從他的經歷里看到了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的廉潔堅守。 這位退役軍人如今在社區承擔民生服務工作,日常負責政策傳達、物資分發、矛盾協調等事務。一次社區開展困難家庭幫扶物資發放,有居民私下找到他,希望能多申請一份物資,還提出要送些家鄉特產表達感謝。他當即婉拒,一邊向居民遞上幫扶政策手冊一邊耐心解釋:“幫扶物資有明確的申請標準和審核流程,得先核查家庭實際情況,符合條件才能申請。每一份物資都要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這是對所有居民的負責,也是我作為退役軍人該守的規矩。”最終,他協助居民按正規流程提交申請,讓符合條件的家庭順利領到了物資。 “不管是穿軍裝還是穿便裝,公正、廉潔都是不能忘的初心。”他的話,讓志愿服務隊成員深受觸動。
圖為志愿服務隊成員與當地退役軍人交流聆聽其分享廉潔故事
此次平陰之行,山東中醫藥大學“語潤玫鄉,醫暖平陰”青年大學生志愿服務隊不僅積累了醫療服務經驗,更通過與基層黨員、干部、退役軍人的交流對“清正廉潔”有了更生動、更深刻的認知;鶎庸ぷ髡哂靡患“小事”,將廉潔精神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行動,也為青年學子標注了“為公為民”的價值坐標,激勵他們未來在專業學習與服務群眾中始終堅守廉潔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