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至7月14日,塔里木大學“水務潤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赴阿拉爾及阿拉爾周邊地區開展“和美鄉村夢,水務領航程”活動,作為團隊的一份子,我參與了這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次活動旨在以水潤疆、服務民生,普及節水與飲水安全知識,調研優化鄉村水務設施,助力邊疆水利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培育服務基層的責任與擔當。
在此次 “水務潤疆” 三下鄉實踐中,團隊成員的收獲與體會如同阿拉爾戈壁上的胡楊,在烈日與風沙的淬煉中愈發挺拔深刻。這場跨越多個團場的調研,不僅是對問卷上每一個問題的實地驗證,更是一次讓青春與民生需求深度碰撞的成長之旅。
從專業認知來看,我真切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問卷中涉及的給水管網老化、污水處理設施不足等問題,不再是課本上的概念,而是老鄉們日常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困擾。通過實地調研,隊員們對各類水務問題的成因、影響有了更直觀且深入的理解,也意識到專業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性。
溝通能力方面,我個人的進步也體現在與村民打交道的每一個細節里。面對問卷中 “集中處理站”“管網覆蓋” 等專業術語,大家逐漸摸索出接地氣的解釋方式:把 “集中處理站” 說成 “讓污水變干凈的大房子”,用樹枝在地上畫出縱橫交錯的線條解釋 “管網覆蓋” 就像 “水的路”。遇到聽不懂普通話的少數民族老鄉,隊員們就請連隊干部幫忙翻譯,或用手勢比劃 “水夠不夠用”“有沒有怪味”;對視力不好的老人,逐字逐句念題并耐心解釋等待回應。
同時,團隊協作意識也愈發強烈。從分組發放問卷、采集數據,到匯總分析、討論問題,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遇到老鄉不理解、數據收集困難等情況時,大家共同想辦法解決,凝聚力不斷增強。
更重要的是,隊員們深刻體會到 “水務潤疆” 的意義。老鄉們對干凈水、穩定供水的期盼,以及對改善水務狀況的迫切需求,讓大家明白肩上的責任。每一份問卷背后都是村民的信任,每一個建議都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也激勵著大家將所學運用到實際中,為改善當地水務狀況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