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流芳·特色中醫流派傳承與創新實踐調研】薪火實踐團澄江尋脈小隊尋訪澄江針灸學派傳承人許騫老師
江陰有一條名為“澄江”的河流,這也是“澄江針灸學派”名稱的由來。20世紀前葉,面對官學失守、非科學責難等困難,學派眾多弟子傳人在承淡安先生的帶領下,慨然以復興針灸絕學為己任,秉持兼容并蓄的學術風范,遵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致用思想,取石攻玉、納涓成河,構建了現代針灸學科體系、確立了針灸高等教育新模式、開創了現代針灸臨床研究范式,使得針灸仁術不僅在華夏大地重發異彩,更洋溢于境外。2025年6月23日,薪火實踐團“澄江尋脈”實踐小隊出發采訪許騫老師,感受澄江學派的有力脈搏。
專家介紹
許騫,中共預備黨員,澄江針灸學派傳人,針灸推拿學博士,針灸基礎教研室專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艾灸的溫通效應機制、針灸理論與學術史、針灸流派研究。具有針灸理論、臨床與基礎研究多重背景,臨床擅長針藥并用治療頸、肩、腰、膝等關節病癥,高脂血癥、代謝綜合征、胃腸功能紊亂等內科疾病,失眠、焦慮、抑郁、偏頭痛、耳鳴等。發表論文15篇(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篇,Medline、中文核心論文7篇)。參編《針灸學學科發展報告(2013-2020)》《常見病針灸臨床叢書——失眠》。主持江蘇省科研創新計劃1項,參與國家、省部等各級級課題6項。曾獲得碩、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挑戰杯江蘇省一等獎、國際針灸研討會青年論壇優秀論文等榮譽獎勵。擔任《針刺研究》等雜志審稿人。
采訪內容
1
蘊含深意的三個要求
許騫老師描述與澄江針灸學派結緣時,提到:“當時老師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熱愛中醫,二是喜歡曬太陽、愛運動,三是交過男朋友或女朋友。”他認為這些看似隨性的標準,實則蘊含著深刻的育人智慧。許老師指出,首重“熱愛中醫”的要求體現了行業的特殊性。在他看來,只有懷揣對中醫的真摯感情,才能在這條漫長醫路上堅守初心。其師門將之列為第一要義,正是基于對行業傳承的深刻理解。他進一步解釋道,第二點“喜歡曬太陽、愛運動”的要求源于醫學修習的艱辛。從本科到博士長達11年的學業,加上后續的執業生涯,若無良好身心調節能力實難持久。許老師特別提到,《黃帝內經》中“起居有常”的養生智慧,以及陽光對升發陽氣、調節情緒的作用,都是這一要求的理論依據。關于第三點“情感經歷”的要求,許老師認為這關乎醫者的人文素養。在他看來,戀愛經歷能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通過親密關系更易體察他人情緒,這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至關重要。這種要求看似另類,實則是對學生情商培養的前瞻性考量。許老師強調,隨著與師門的深入接觸,他逐漸領悟到這些標準背后蘊含的教育智慧。這些要求既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也體現了傳統醫學教育中“醫者仁心”的育人理念。
2
求真與創新的學術范式
問及澄江針灸學派的臨床思維,許騫老師概括其重要的學術范式:“第一句是承淡安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提出的:‘東方學術自有其江河不可廢之故’,意思是東方學術有其不可偏廢的道理,我們要堅信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第二句是:‘以舊學為根據,用科學做化身。’舊學是指深入研究古籍,站在古人視角理解問題;科學則是與時俱進,吸納新技術、新理念。老師常說,如果古人能看到顯微鏡或X光,他們一定會用中醫思維去運用這些技術。因此,我們不應陷入遵古或遵今的矛盾中,而應兼收并蓄。”
3
枝葉繁茂,仍需平衡
據許騫老師所說,目前學派的發展和傳承非常好。“早在30年代,承淡安先生的學術共同體就影響了國內外許多地區。如今,作為第五代傳人,我看到學派的枝葉愈發茂盛。我們始終遵循‘以舊學為根據,用科學做化身’的范式,挖掘針灸的學術內涵。澄江學派是全國64家中醫學術流派中唯一以‘學派’命名的,這體現了我們對學術的重視。當然,其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人更追求技術而忽視學術;但為了學派的長遠發展,我們仍需努力思考如何傳承與創新。”
4
求真務實的精神指引
許騫老師選擇“求真務實”作為澄江針灸學派的精神概括。他說:“求真是追求針灸學術的核心真理;務實是腳踏實地的做事。承淡安先生當年辦學、編教材都非常務實,這種精神至今仍激勵著我們。”
5
系統訓練,厚積薄發
小隊成員都很好奇針灸專業同學的日常,許騫老師也作了悉心解答:“學生階段分為不同時期。本科階段,大一學習人體解剖學、中醫基礎理論等主干課,大二學習經絡腧穴學——這只是針灸學的一小部分。之后還要學習如何扎針、治療疾病等。研究生階段,則圍繞導師的研究方向進行科研訓練;博士階段需解決學科中的具體問題。因此,針灸學生的日常并非只是背誦穴位,而是系統的學習和實踐。”
采訪感悟
1
傳承不拘形式,重在精神內核
澄江針灸學派的傳承并非依賴繁復儀式,而是通過務實標準篩選人才。導師以“熱愛中醫、愛運動、有情感經歷”等看似隨性的要求,實則培養兼具醫術與人文關懷的醫者。這種傳承方式強調內在素養,而非外在形式,體現了中醫“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真正的傳承不僅是技術的延續,更是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傳遞,這正是澄江學派歷久彌新的關鍵。
2
傳承求真務實,續寫岐黃新篇
澄江學派的“求真務實”精神,正是推動學派傳承發展的關鍵。學派始終保持著對經典的敬畏之心,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深耕針灸之道。從承淡安先生當年辦學著書的篳路藍縷,到今天第五代傳人的開拓進取,我們看到了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既要守住中醫的本真,又要與時俱進地創新發展。
審核|王于嫣然 李澄琦 封裕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