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全面振興戰略號召,踐行廣大青年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核心目標,2025年7月10日,哲學學院“智鏈獼鄉,眉塢興農”社會實踐團赴寶雞市眉縣,開展為時七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入鄉村一線,錨定智慧農業、自動化產業鏈、數字化電商等領域開展調研與實踐工作,為鄉村數字化建設和智慧鄉村振興擘畫青春經緯。
(一)智啟果業興,助農萬戶富7月10日上午,實踐隊成員前往眉縣獼猴桃產業園區,對齊峰果業生產車間一廠展開實地調研,重點考察了園區自動化產業鏈建設與數字化智慧農業的發展現狀。
隊員們觀察到,一廠車間一側置有一臺大型設備,向負責人請求介紹。負責人向成員們詳細介紹了智能獼猴桃分選設備,其顯著提升了分選效率和產品標準化水平。實踐隊成員們就全產業鏈問題對負責人進行提問。據了解,眉縣產業園區現已形成了“農莊+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針對智能農莊建設,運用AI技術對果質、氣象和土壤進行實時監測,推動標準化生產體系的完善。這些數字化手段的運用,充分展現了眉縣在智慧農業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成果。
針對助農興農問題,成員們與負責人進行交流。據了解,該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萬企幫萬村”號召,采用了“果園托管”和“訂單農業”操作模式,果農變會員,積極性大幅提高。公司、合作社、標準化種植服務站三方結合,通過給農戶提供優質農資農肥、免費提供農技農機服務、技術員定期免費培訓,指導農戶奇異果標準化種植作物,使得獼猴桃產業與當地農業良性發展。
(二)獼果釀佳釀,惠農瓊漿香7月10日下午,實踐隊成員前往園區內的千裕酒業有限公司,深入調研獼猴桃深加工產業鏈發展情況。在企業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成員們詳細了解了從獼猴桃原料選擇到成品銷售的完整生產流程。參觀過程中,成員們重點觀摩了企業的智能化生產車間。該智能化生產車間,實現了獼猴桃從“鮮果”到“美酒”的深加工轉型。先進的釀造設備、嚴格的品質管控,讓成員們認識到以果酒、果汁為代表的農產品深加工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力。
通過與企業人員的深入交流,實踐隊成員們認識到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通過持續推動生產自動化升級和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新的動能。此次調研讓成員們對獼猴桃產業鏈的延伸發展和價值提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獼田千畝旺,電商帆正揚7月11日,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智鏈獼鄉,眉塢興農”社會實踐隊赴眉縣首善街三寨村周邊及村委會進行采訪。據了解,三寨村現有獼猴桃種植面積約3500畝,農戶890余戶,產業以個體散戶種植為主。為支持產業發展,當地村委會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并推行農業保險政策,農戶自繳100元/畝,最高可獲3000元/畝理賠,有效降低生產風險。
在銷售端,三寨村形成了“企業+果販+電商”的多元化銷售格局。一方面,村民主要向當地龍頭企業訂單供貨,同時接受果販集中收購,這種傳統渠道仍是當前最主要的銷售方式;另一方面,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部分農戶開始自發嘗試電商直播銷售,其中頭部農戶表現突出,年銷量可達數百箱,甚至能帶動周邊農戶共同銷售。
隊員們通過初步調研發現,村里已有組織集體電商的嘗試,但因鮮果行業的特殊性和管理復雜度,目前仍以農戶自主經營為主。值得明確的是,未來產業升級的關鍵,在于破解分散經營與市場高效對接的矛盾,從標準化生產、冷鏈物流建設、電商運營培訓等多方面著手,才能進一步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產銷模式轉型。
(四)結語團隊初步觀察分析認為,眉縣以獼猴桃鮮果產業為核心,聯動果汁果酒、農家樂等多種業態協調發展。“三方協同”模式有效整合了政府、企業與果農的力量,將獼猴桃產業轉化為致富秘訣,使分散農戶融入統一平臺,變單一農業收入為深加工與旅游復合收入,探索了現代科技賦能眉縣傳統鮮果產業的創新路徑。
智慧之筆擘畫振興藍圖,數據之網織密豐收希望。從自動化分選到AI釀造,從物聯網田園到云端直播間,眉縣獼猴桃的每一次“數字轉身”都在證明:智慧農業不是遙遠的概念,而是讓農民富、產業興、鄉村美的現實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