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潘瑾云)2025年8月18日至8月20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彩云之南”鄉村振興實踐小隊,赴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開展了以“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在當地火腿博覽館與企業的支持下,實踐隊通過實地考察、深度訪談與直播體驗,系統調研宣威火腿產業在“一縣一業”政策驅動下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成效,并積極探索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以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動能。
溯源:探尋火腿的“前世今生” 實踐首站,走進宣威火腿博覽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實踐隊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火腿的發展脈絡——從古老的制作技藝雛形,到如今精細化的生產流程;從農家餐桌上的尋常美味,到躋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貴瑰寶。每一件展陳、每一段文字,都在訴說著宣威火腿背后的匠心與傳承,讓實踐隊對這份鄉土味道多了幾分敬畏。
圖1為團隊成員在博覽館的合照施欣汝供圖
隨后,實踐隊前往宣特集團,開啟從生產端到銷售端、宣傳端的全方位探訪。在葉經理的帶領下,首先走進生產車間。沿著透明參觀通道望去,當季特色云腿月餅的制作過程盡收眼底:面粉在師傅們的手中揉搟成皮,包裹住咸香的火腿餡料,經過烘烤后變成金黃誘人的模樣。一個個普通的食材,在匠心巧手下蛻變為舌尖美味,讓實踐隊真切感受到食品生產的溫度與力量。
來到銷售大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火腿產品令人目不暇接——真空包裝的火腿切片、精致的火腿禮盒、各式火腿衍生品,每一款都散發著獨特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或許是隊員們緊盯云腿月餅的熱切目光被葉經理察覺,他隨即從銷售臺取下一包月餅,拆開后與大家分享。對于習慣了甜口月餅的南方隊員而言,這咸香四溢的云腿月餅帶來了全新的味覺體驗——肉質的鮮嫩與餅皮的酥脆在口中交融,咸淡適中、回味悠長。這不禁讓人想起“咸豆腐腦與甜豆腐腦”的爭議,其實風味本無高低,各有千秋的美味,才構成了飲食文化的豐富多彩。
參觀結束后,實踐隊負責人潘瑾云與企業負責人代表葉小平展開了一場深入且富有成效的訪談。從食品生產環節的質量把控、原材料供應的穩定保障,到市場銷售的渠道拓展、品牌建設的戰略布局;從政府“一縣一業”鄉村振興政策下的扶持舉措,到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未來規劃與挑戰,每一個問題都得到了細致解答。訪談中還了解到,宣威火腿作為企業重點發展產業,雖具備廣闊的未來前景,但當前也面臨實際困境:電商浪潮沖擊下,傳統售賣模式效能逐漸減弱,加之品牌宣傳推廣環節存在短板,進一步導致市場購買力下滑等連鎖問題。
這場深度訪談為實踐隊打開了洞察產業現狀的窗口,也讓成員們對宣威火腿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價值與作用,形成了更深刻、更系統的認知。
圖2為團隊成員進行訪談對話施欣汝供圖
破局:親歷火腿直播的“幕后戰場” 實踐第二站,實踐隊來到宣特集團打造的火腿產業園。在這里,有了一次難得的體驗——參與集團授權火腿售賣賬號的直播工作。原以為直播只是簡單的產品介紹,親身參與后才發現,每一次成功的直播背后,都藏著無數細致入微的準備。
由于實踐隊隊成員在產品講解方面缺乏專業經驗,于是將重心轉向幕后工作。從確認產品售賣順序的精準無誤,到實時關注直播彈幕、及時提醒主播解答消費者疑問;從記錄每款產品的銷售數據,到分析數據背后的消費需求、優化后續直播策略,每一項任務都需要高度的專注與耐心。看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訂單數,聽著主播與消費者的熱情互動,深刻體會到電商直播為傳統火腿產業注入的新活力,也明白了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創新”模式的強大力量。
隨著直播活動落下帷幕,實踐隊迅速啟動數據復盤工作,重點搜集賬號近30天的售賣相關信息,具體包括銷售額波動情況、消費者反饋評價及用戶畫像特征等。實踐隊將結合專業特色,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趨勢研判,據此優化策略,推動銷售額提升與宣威火腿文化發揚的雙向突破。
圖3為團隊成員進行直播售賣試講施欣汝供圖
這段實踐之旅,不僅讓實踐隊深入了解了宣威火腿產業,更看到了鄉村振興在基層的生動實踐。那些參觀中的震撼、訪談里的啟發,都將成為小隊成員們成長路上珍貴的財富,也讓實踐隊成員們對鄉村振興的未來充滿了更多期待。未來,這支青年實踐隊將繼續以專業知識為支撐,以實際行動為依托,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貢獻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