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至10日,"電織云夢"支教團走進南華縣供電局與雨露鄉供電所,開展為期兩天的電力系統專題調研活動。通過實地參觀、技術觀摩與座談交流,大學生志愿者們深入了解了電力保障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了支教服務與電力工作的創新結合點。

圖為支教團成員在南華縣供電局參觀市場部文化墻。
感悟責任,對話前沿:南華縣供電局的現代化實踐
7月9日,“電織云夢”支教團走進南華縣供電局開展調研交流,深入了解了該局在電力服務、電網建設和民生保障方面的創新實踐。步入供電局,"以人民為中心"的醒目標語和榮譽墻上的工作紀實圖片,生動展現了企業的責任擔當。在市場部,職工代表介紹了"金杯銀杯不如用戶口碑"的服務理念和技術創新成果;在基建部,周經理重點講解了"十六招"工作法和村民致謝錦旗背后的故事,彰顯了電力工作者的智慧與奉獻。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支教團與市場部副經理李加強、辦公室負責人李亞等專家就縣域電力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圍繞電力市場政策、日常供應保障等議題展開討論,支教團成員結合專業知識積極建言獻策。通過此次活動,支教團深刻感受到南華縣供電局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和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也為校地合作搭建了新的橋梁。供電局表示,將繼續踐行國企使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電力保障。

圖為支教團成員與南華縣供電局領導展開座談會。
聚焦鄉情,實地解惑:雨露鄉供電所的民生溫度
7月10日,“電織云夢”支教團在雨露鄉供電所開展深度調研時,周所長以生動詳實的講解為成員們解讀了服務鄉鎮的電力政策理念。圍繞輸電線路"自愈"功能、鄉村特色產業用電保障、階梯電價政策等民生關切問題,周所長進行了專業而通俗的解答,讓政策條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通過面對面交流,支教團深刻體會到電力工作者將政策溫度傳遞到田間地頭的責任擔當。
在隨后的實地觀摩環節,周所長帶領支教團深入配電網設備現場開展現場教學。從絕緣子到斷路器,從日常運維到應急搶修,周所長結合實物設備詳細講解了配電網的組成架構和運行原理,特別分享了應對降雨等特殊天氣的保障措施。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讓支教團成員直觀了解了電網運行的奧秘,更真切感受到電力工作者守護萬家燈火的專業精神與為民情懷。

圖為支教團成員與雨露鄉供電所所長展開交流。
雙向奔赴,點亮未來:共同探索服務鄉村新路徑
調研結束后,支教團與電力部門就后續合作展開討論。雙方計劃共同開發"電力安全知識"科普課程,并籌備"小小電力工程師"體驗活動。"我們希望讓孩子們了解電力的重要性,同時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支教團負責人表示。
南華供電局張局長對此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大學生們的新鮮視角給我們很多啟發,他們的熱情也激勵著我們繼續提升服務質量。"

圖為支教團成員在南華縣供電局的合照。

圖為支教團成員在雨露鄉供電所的合照。
此次深入兩所供電局的交流學習,對“電織云夢”支教團而言,遠不止于知識的拓展。它是一次對鄉村基礎設施支撐力量的深度認知,一次安全用電與服務責任意識的強化洗禮,更是一次支教青年與電力工作者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雙向奔赴”。供電局分享的寶貴案例與經驗,為支教團后續工作的開展注入了新的思考與動力。雙方共同的目標——服務鄉村、賦能發展,在這一程探訪與對話中,得到了更深刻的詮釋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