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傳承紅色基因,8月1日至7日,遼寧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紅星引航·筑夢新程”紅色實踐隊奔赴沈陽、大連、錦州、朝陽、鐵嶺五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暑期“三下鄉”活動。
紅色研學:深挖歷史,厚植精神沃土
實踐中,團隊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對紅色精神的追尋,踏上了一段跨越五地的深度研學之旅。團隊先后走進“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大連關向應紀念館、遼沈戰役紀念館、趙尚志紀念館和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開展深度研學活動。每到一處,隊員們都全情投入,認真聆聽講解,仔細觀看每一件展品,在深度研學活動中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除了參觀學習,隊員們還積極與場館工作人員、革命后代以及當地群眾交流。他們了解到許多普通民眾在革命戰爭年代支援前線的感人故事,比如民眾自發組織抗日義勇軍,為戰士們送糧送衣、傳遞情報等。這些鮮活的事例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紅色歷史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無數先輩們用生命和熱血書寫的壯麗篇章。
青春宣講:創新形式,傳播紅色火種
為使紅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團隊創新宣講形式。團隊成員組成宣講小分隊走進沈陽前進街道啟悅社區,開展別開生面的社區宣講活動。他們將所感所悟融入紅色故事,通過繪聲繪色地講述和精彩表演,將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呈現在居民面前,贏得陣陣掌聲。
團隊還攝制“情景還原 + 多元素融合”的微團課,并將其剪輯成短視頻發布在網絡平臺,以擴大紅色文化的傳播范圍。與此同時,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實踐中的所見所學,精心制作紅色故事手冊,贈予場館周邊的社區居民,并耐心為他們講述紅色文化的內涵與意義。隊員們尤其關注社區里的小朋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紅色歷史,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國防教育:強化擔當,筑牢安全防線
實踐期間,團隊聯動當地國防教育基地,開展國防教育主題活動。在退役軍人專題講座上,退役士兵結合親身經歷,講述保家衛國的崢嶸歲月,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與國防建設的艱辛榮光。講座結束后,隊員們紛紛表示要珍惜和平生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身本領,為國家國防建設貢獻力量。
實踐總結:反思提升,續寫紅色篇章
8月7日,團隊召開實踐總結會。隊員們分享了研學感悟與思考,梳理產出1集微團課、1份研究報告等成果。針對場館建設,隊員們也提出了許多務實建議。他們認為可以增加一些專題展區,以吸引不同群體的關注;還可以設置互動體驗區,讓參觀者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歷史的魅力。這次實踐不僅是一次紅色之旅,還鍛煉了同學們的歷史研究、視頻剪輯和團隊協作能力。
“紅星引航·筑夢新程”紅色實踐隊用腳步丈量紅色土地,用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展現了遼工大學子的青春風采。未來,團隊將繼續深耕紅色文化傳播,探索更鮮活的實踐形式,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薪火相傳、煥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