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探尋黎族技藝,傳承文化新韻

    2024-08-08    閱讀: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中國青年網白沙7月28日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由各民族優秀文化百川匯流而成。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為了更好地了解黎族紡染織繡技藝,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查實踐隊于7月21日前往海南省保亭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探尋黎族紡染織繡的技藝,學習黎族紡染織繡這項技藝的相關知識,推動其更好地適應新時代要求,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非遺新傳:千年技藝耀今朝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的起源與發展,與其生存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黎族人民是在黎錦制作的過程中創造出了原始紡織技藝。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紡織技術也隨之發展。
    黎族棉紡織工藝,曾長期領先于華夏各民族,直到宋元時期,仍位居全國的前列。偉大的女紡織家黃道婆,學習黎族紡染織繡工藝,并加以改進和提高,傳播了黎族先進的紡織技術,促進了中國棉紡織業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中國人穿衣蓋被的習慣。這是黎族人民對中華民族最卓越的貢獻。
    黎族織錦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千百年來,紡染織繡技藝,不僅為全體黎族女子所傳習,是黎族女子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黎族人民表現自我,表現本方言,表現本民族的一種重要手段。黎族是一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黎錦是她們獨特的史書。黎錦濃縮了黎族的歷史與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圖為纏繞線的紡織工具。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蘇惠婷 供圖
黎錦織藝:一針一線繪千年
7月21日下午,實踐隊員們來到了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里的非遺村文化體驗區。經過工作人員講解,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審美,也領略黎族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織繡的第一步是紡紗,紡紗的主要工具是手捻紡錘和單錠腳踏紡車,其中手捻紡紗是人類最古老的紡紗工藝。紡紗使用的是當地豐富的木棉、野麻等原料,經過浸泡、漂洗等工藝,用手搓成棉線,或用紡輪捻線,通過紡桿在腿上搓轉,帶動紡錘合成紗線,捻桿上的紗纏多了,則將紗挽成團。之后是染色,染色是黎錦制作過程中重要的一道工序。染料大多來自山里野生的草木,用野生植物的根、莖、皮和葉等通過水煮浸染等方式對紗、線進行染色,經過貝殼灰、草木灰的作用,令紗布有較好的染色效果,不易褪色。第三步就是紡織,織機分為腳踏織機和踞腰織機兩種,主要常用的織機為踞腰織機。織者雙足踩住經線的木棍,引緯線竹針在經線中來回穿梭,用打緯刀把紗線打緊。織物上的花紋與圖案來自于了然于心又切合習俗規矩的腹稿,其工藝精美絕倫,是現代機器無可替代的技術。最后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刺繡:黎族刺繡分為單面繡和雙面繡,主要的針法有平繡、貼布繡、珠繡等。單面繡是指在織物的正面刺繡花紋圖案,而雙面繡是用色線在面料的正反兩面繡制同樣的花紋圖案。黎族人民根據個人的喜好,按照構圖的思路,以針引各種彩線進行穿刺成各種彩色圖案。黎錦中的圖案不僅體現著黎族人民的社會生產、生活,也象征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經過諸多步驟,黎族刺繡才能成型。
       
         圖為黎族婦女使用踞織腰機織造黎錦。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蘇惠婷 供圖
                               傳承之光:對話非遺守護人
在逐一游覽后,實踐隊員采訪了黎族紡染織繡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楊豹。實踐隊員詢問了楊師傅有關問題。楊師傅表示傳承人們與檳榔谷公司共同合作打造“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秉承“挖掘、保護、傳承、弘揚海南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的使命,進行“文旅融合”,向世界再現海南千年的昨日文明,做海南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者和創新實踐者。現在設置了文化體驗項目,原非遺村改為甘什抄(下)村,是游客體驗黎家人的生活體驗區。游客可以正式開啟“探望神秘村落,做客醉美黎家”的文化體驗主題之旅。熱情好客的黎家人,讓游客忘情黎村山水間。告別好客黎家,沿著百年文化長廊,可以游覽無紡館、麻紡館、棉紡館、龍被館四大主題展館。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特色創新,發展多產業融合,比如開展“文旅+教育”等模式,將黎族紡染織繡這一傳統技藝用現代技術和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給大眾,讓游客身臨其境認識、了解這一非物質文化。與此同時楊師傅也指出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第一是黎族紡染織繡這項傳統手工技藝依賴于老一輩工匠的口傳心授,缺乏系統性與理論性;第二是工藝制作得精細往往所需要的時間較長,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很難有人靜的下心來學習。第三是對于黎族紡染織繡學習的困難不僅僅是在于技術層面,還在于傳承人必須深入挖掘黎族文化內涵,推陳出新。
    ​​​​​​​
圖為實踐隊員與手藝人楊豹師傅的合照。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蘇惠婷 供圖
通過此次的實踐調研活動,曲阜師范大學非遺探查隊對黎族紡染織繡這一傳統手工技藝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黎族紡染織繡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的藝術性上,更在于其所承載的黎族的歷史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我們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深入一線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狀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外來,做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訊員:沈秋月)
    掃一掃 分享悅讀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
大學生網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网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午夜视频体验区|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久久96精品国产| 交换配乱淫粗大东北大坑性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日本大片免费一级| 男和女一起怼怼怼30分钟|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国产精品2018|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国产一级第一级毛片|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波多野结衣69| 美女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本电影|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刘敏涛三级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 波多野结衣教师在线|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99热99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限乱码|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