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一支充滿朝氣與求知欲的社會實踐隊伍——“新麥場精神”社會實踐隊,踏上了前往后王村的征程。此次實踐活動旨在深入了解農村產業發展,特別是葡萄種植這一特色農業項目,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抵達后王村后,村支書熱情地接待了實踐隊伍,并向同學們介紹了后王村的基本情況和葡萄種植產業的發展歷程。后王村曾經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村莊,但在近年來,通過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引進葡萄種植技術,發展特色農業,逐漸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深入葡萄園,感受科技與汗水的結晶走進葡萄園,同學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一排排整齊的葡萄架上,掛滿了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葡萄園里彌漫著濃郁的果香,讓人陶醉其中。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葡萄種植的技術和流程,部分村民擔任講解員,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葡萄的品種、種植方法、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識。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問題,與當地村民進行互動交流。
習總書記指出:“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在這個葡萄園里,同學們深切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園里配備了先進的灌溉設施和智能化監控系統,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和葡萄品質。在村民的指導下,同學們親自體驗了葡萄采摘的過程。他們小心翼翼地剪下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感受著收獲的喜悅。通過實地參觀和體驗,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葡萄種植的不易,也更加珍惜每一顆葡萄背后所蘊含的科技與汗水。他們紛紛表示,要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貢獻自己的力量。
與村民交流,傾聽發展背后的故事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后王村葡萄種植產業的發展對村民生活的影響,實踐隊伍分成小組,深入農戶家中進行走訪調研。在村民大娘家中,同學們與她親切交談。她講述了自己從最初對葡萄種植的一無所知,到通過參加村里組織的培訓和學習,逐漸掌握種植技術,如今靠著葡萄種植過上了富裕生活的經歷。她感慨地說:“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和村里的支持,我們才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同學們了解到,后王村的葡萄種植不僅帶動了村民的增收致富,還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統一收購和銷售葡萄,降低了市場風險,保障了村民的利益。在與村民的交流中,同學們感受到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信心。同時,也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支撐,更需要人才的支持和創新的思路。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村民進行交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新茹 攝
實踐總結,展望未來發展之路經過一天的參觀調研,實踐隊伍收獲滿滿。在返程的路上,同學們紛紛交流著自己的心得體會。一位同學說:“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不僅學到了葡萄種植的知識,更看到了農村發展的巨大潛力。習總書記說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要努力學習,畢業后回到農村,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學們紛紛表示:“我們應該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為農業生產提供更科學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正如習總書記所強調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更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同學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專業知識,為農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譜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篇章。
(通訊員 李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