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對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推動促進鄉村農業發展。2024年7月18日至7月21日,南京審計大學政府審計學院“瑪卡巴卡”暑期社會實踐小組來到了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鎮紅橋村,開展主題為“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內在機理、阻滯因素和實現路徑研究”的社會實踐。
一、蓄勢待發,青春回響
黨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三農”問題始終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族復興。隨著經濟發展,農業環境污染成為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農業廢棄物的處理不當,不僅侵占土地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還會導致農業資源利用率的低下,農業資源浪費,制約了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緩解農業環境污染和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徑。為探索新質生產力對農業廢棄物的有效利用途徑,“瑪卡巴卡”暑期社會實踐小組從南京審計大學出發,深入農村,直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難點,以實際行動探索解決辦法,用青春之歌回應祖國需求。

圖為南京審計大學門口合影
二、深入調研,走訪調查農村廢棄物利用情況
2024年7月18日,“瑪卡巴卡”小組在做完前期準備工作后,走進了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鎮紅橋村,開啟了暑期社會實踐的實地走訪調研階段。
在第一階段,小組對紅橋村村內的垃圾站點進行實地走訪,通過對該農村垃圾處理點的勘查,對農村廢棄物種類、占地面積及處理方法進行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問卷,對第二階段發放問卷進行準備。

圖為垃圾站點
隨后,實踐小組在制作完成調查問卷后,對紅橋村的務農人員開展抽樣調查,針對在耕種中主要產生的廢棄物種類、日常堆放地點以及對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方法、農業廢棄物回收意愿等進行了更進一步地了解。同時,為了擴大調查的覆蓋范圍,小組還利用了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展開線上調研,盡可能獲得更具普遍性與準確性的數據。

圖為問卷收集


圖為小組成員發放問卷
三、開展座談,聆聽農業耕種者之聲
通過對收集到的150余份的問卷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實踐小組對具有集中性的問題先展開了組內討論,對如何更好地利用新質生產力提高對農業廢棄物的有效利用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隨后,針對小組討論過程中仍存在的疑點,實踐小組在紅橋村展開了一次線下座談。小組成員走入農民家中,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主題,展開座談,了解農民對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真實看法與顧慮之處。在開展座談的過程中,實踐小組在對紅橋村居民對話的過程中也宣揚了“綠色”理念,向其傳遞了保護環境、參與治理的重要性。

圖為線下座談
四、結束語農業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防線,農業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瑪卡巴卡”暑期社會實踐小組在此次實地走訪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鎮紅橋村后,對如何利用新質生產力助力農村發展,在實現農業生產力提高的同時促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有了更深刻地認識,并立志要以黨的理論思想為指導,扎根祖國需要的領域,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奉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