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衡陽市祁東縣黃花菜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探究如何實現以祁東縣黃花菜為例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湖南工商大學微電子與物理學院星火下鄉隊將以基層農戶為切入點,開展實地調研。
近年來,祁東縣按照“穩面積、保總量、提質量、強品牌、增效益”的工作方針,積極利用產業厚重優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此次實踐,星火下鄉隊將通過實地考察、親身體驗、一線采訪、問卷調查等多種調查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黃花菜產業的特色優勢及其在數字化背景下的銷售情況。

圖1:圖為實踐隊員幫助農戶們采摘黃花菜
在調研期間,成員們走訪了30多家農戶。通過與農戶們交流,成員們得知,祁東縣的黃花菜產業個體戶占比較高,多采用人工采摘、自主加工再通過企業回收、電商直播的方式銷售出去。期間,成員們驚喜的發現,村民家中大都有用于包裝的精美禮品袋,但卻僅用于自家送禮。據當地村民表示,鎮上現已成立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為村民提供快遞收發、代購代賣等便民服務,但仍存在大多數村鎮網絡化普及程度較低、村民電商意識薄弱、缺乏行動力等突出問題,致使黃花菜產業銷售渠道單一、數字化集約程度較低。此外,黃花菜的收成還深受天氣、病蟲害、土壤肥力,勞動力等因素影響。

圖2:圖為實踐隊員走訪農戶家中
隨后,實踐隊開始整理、分析數據,對村民們提出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通過構建模型,應用數據,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科學支撐。區別于傳統黃花菜產業依賴于經驗、季節性和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數字化黃花菜產業應與自動化、精準農業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結合起來。而如何實現傳統黃花菜產業與現代科技在生產方式、觀念、技術、生態環境、經濟模式等方面的平衡是實踐隊仍要繼續思考的問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黃花菜是上天對這片土地的饋贈,為帶動當地人民真正實現致富增收,實踐團將身體力行推動當地黃花菜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發展,為產業優化升級提供新的動力!
團隊:微電子與物理學院 星火下鄉隊 實踐調研團
文作者:計算機學院 劉藝苗
圖作者:理學院 段茜
責任編輯:劉權 鐘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