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至13日,重慶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巴’方薈萃,數智賦能”青春助農實踐團在豐盛古鎮進行了主題為“追尋鄉村卷,奏響振興曲”農旅調研活動。在活動中,實踐團先后前往巴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澤喜秤桿和劉氏四合胡豆展開實踐調研。
7月10日實踐團前往非遺秤桿王澤喜老人的店面,深入了解了秤桿的選材、打磨、刻度劃分以及最終的校準等各個環節。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們親手觸摸木材,感受其質地與溫度,學習如何將一根普通的木料打磨成精準的秤桿。同時通過拍攝非遺桿秤的制作過程,記錄下刻度的劃分,秤桿的拋光,定“叼口”,安“叼子”等數十道工序,制作秤桿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藝,更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
非遺秤桿不僅僅是一種度量工具,更是連接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橋梁。一道道堅守的工序,刻畫出匠人的精神。

(實踐團成員與王澤喜老人)
7月13日上午,實踐團成員來到豐盛古鎮劉氏四合胡豆作坊,通過與劉氏四合胡豆的傳承人交談了解到劉氏四合胡豆起源于豐盛古鎮,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四合胡豆堅持使用傳統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泡豆、砍豆、油炸、熬糖、拌料、穿糖衣等10余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聽員工們介紹,他們選用的胡豆(蠶豆)必須顆粒大、皮薄、肉厚,以保證胡豆的品質和口感。在劉氏四合胡豆的傳承人的盛情邀請下,實踐團隊成員們品嘗了四合胡豆,它集麻、辣、酥、脆、香等多重風味于一體,是一種風味獨特的傳統美食,不僅在當地享有盛譽,還吸引了眾多外地游客專程前來品嘗,成為豐盛古鎮的一張名片。

(員工們給胡豆“穿糖衣”)

(游客們品嘗四合胡豆)
在實踐團隊離開之際,劉氏四合胡豆的傳承人表示感謝實踐團隊的到來,給四合胡豆帶來更多關注,他講到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深感肩負著保護和傳承傳統工藝的責任,應將這一傳統美食發揚光大。

(實踐團隊成員與劉氏四合胡豆傳承人交談)
在保持傳統手工制作工藝的同時,劉氏四合胡豆也在探索與現代元素的結合,如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和銷售,使傳統工藝與時俱進。劉氏四合胡豆的傳承人相信通過不懈努力,能夠將這一傳統工藝薪火相傳。
在這次實踐過程中,實踐團隊親身體驗非遺工藝,觀看手工秤制作和四合胡豆的制作過程,感受傳統工藝的文化底蘊。實踐團的成員們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在實踐中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并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記錄非遺項目,利用社交媒體等平臺,宣傳非遺文化,提高公眾對非遺保護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