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明珠閃耀漢江畔
漢江師范學院/丹江口滄浪州濕地公園;生態明珠閃耀漢江畔
作者:陶思怡
為保一江碧水永續北送,維持丹江口水資源的質量與生態的平衡,踐行習近平新時代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2024年7月8日,漢江師范學院文學院赴丹江口“滄浪綠翼”環保實踐團在丹江口深入開展了暑假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當青春的熱情與丹江口的滄浪濕地公園相遇,一場與大自然的浪漫邂逅就此展開。在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中,團隊成員懷揣著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社會的責任感,踏上了前往丹江口滄浪州濕地公園的征程。這片濕地宛如大自然的瑰寶,吸引著我們去探索、去保護。
滄浪州濕地公園位于南水北調中線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壩下游西側,為長條形狀,由漢江河灘、沼澤及各類小型湖泊占地而成,占地面積五千多畝,柳樹、水杉、狗牙根、蘆葦等植物種類眾多,景色秀麗。是丹江口市“一江兩岸”濱江景觀帶重要組成部分。濕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產力的生態系統之一,具有重要功能和價值,能夠為全球提供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濕地還可以提供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的產品,如潔凈水、魚類等。但是如果不采取對濕地保護措施,世界濕地面積將急劇減少,并影響著全球的氣候變化,改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在實踐中,團隊成員不僅是觀察者更是行動者。他們分成小組,對濕地內的動植物種類、水質狀況等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同時他們還積極與滄浪濕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進行交談,就環境保護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園內不僅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有一群經學生之手的精彩畫筆——手工種植花園,通過讓學生親手種植花草的方法,親身感受植物與環境的關系,加深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共同守護這片美麗的家園。
除了環保調研,隊員們還親身感受了丹江口的風土人情,走進當地人民的生活,切身體會了十堰市滄浪州生態濕地步行街的異域風情。該步行橋采用圓形鏤空鋼桁建造,橋面全部使用塑膠鋪成,橫跨漢江,全長1314米,主橋由56個紅色鏤空鋼桁架環拼接而成,用浪漫的數字象征56個民族堅定不移的跟黨走,攜手共筑“中國夢”。同時,實現了本區域漢江與南水北調水源地庫區之間一動一靜的獨特地區風貌,既具備動感的現代化元素,也保持了原生態的自然樸素質感,整體提高了城市的格局。
本次赴丹江口“滄浪綠翼”之旅讓團隊成員不僅感受了大自然的旺盛生命力,感受濕地的美麗與神奇,也讓成員體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含義。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大家的生活緊密相連,未來新時代青年將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教育報國理念,跟隨時代腳步,為環境保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永續發展!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