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討研學旅游與農民畫等文化元素融合的可能性及重要意義,8月7日山東大學(威海)研夢筑鄉調研團在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下宮村村委會對下宮村村委會駱書記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訪談圍繞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非遺傳承、結合農民畫的研學旅行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展開。

訪談伊始,駱書記便對研學旅游的教育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研學旅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課堂、融入集體的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社交技能和責任感。駱書記提出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書本知識,提升綜合素質。通過參觀歷史文化遺跡、博物館等,學生能夠激發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
談及農民畫,駱書記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他指出農民畫作為鄉村文化的瑰寶,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受人們喜愛。同時駱書記也也提出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農民畫這一非遺文化也面臨著傳承與發展的挑戰。

面對農民畫傳承的挑戰,駱書記對研學旅游與農民畫結合促進非遺文化傳承的議題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研學旅游與農民畫結合的方式不僅有利于非遺文化的傳承,還能為鄉村帶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機遇。這種結合方式不僅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還能促進城鄉交流融合,縮小城鄉差距。駱書記認為研學旅游的開展也將為鄉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研學旅游與農民畫結合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在訪談過程中駱書記也坦誠地指出了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其中,人力資源短缺、村級財力有限以及場所環境限制等問題尤為突出。但駱書記堅信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這些問題都將得到逐步解決。他建議將研學旅游與農民畫的結合納入鄉村整體規劃之中,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等措施為這一創新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訪談不僅加深了調研團對研學旅游與農民畫融合發展的認識和理解,也為團隊后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隨著研學旅游的不斷推廣和農民畫藝術的不斷傳承與創新,這一融合模式將在更廣闊的領域內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
(文|圖 研夢筑鄉調研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