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波韻”日照二隊第六天支教日記
第6天
四門口村
歷史人物傳記 郭雋昊
今天繼續給孩子們上歷史人物傳系列課,今天講解的是杜甫。主要介紹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作品風格,然而課堂效果不盡人意。我希望孩子們能夠體會到杜甫憂國憂民的胸懷和忠君愛民的儒家思想,但是可能由于大部分孩子年齡較小,不能很好的理解杜甫的偉大。我發現大家對歷史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在考慮要不要在下次課程以歷史故事開頭引出課堂內容,或者直接開展歷史課。
紅色思政課 丁志鵬
八一建軍節,我給孩子們上紅色思政課,講述黨軍發展歷程,從井岡山到新中國,再到改革開放。孩子們聽得入迷,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我強調革命先烈的英勇與奉獻,希望他們珍惜生活,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看到他們堅定的眼神,我堅信紅色種子已播撒心田,將茁壯成長。
古文課 孫靖凱
在今日的課堂上,我有幸與學生們一同走進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文世界,共同探索了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與人生智慧。
課程開篇,我以一段富有啟發性的歷史故事為引子,讓孩子們初步感受到了“憂患”與“安樂”的對比與張力。我解釋道,古代先賢們深知,只有在逆境中經受住考驗,才能磨礪出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能力;而一旦陷入安逸,就容易失去警覺,最終導致失敗甚至滅亡。
接著,我們深入文本,逐句解讀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精髓。我強調了“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的磨礪過程,以及“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成長收獲。同時,我也指出了“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的深刻警示,讓孩子們明白,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需要保持憂患意識,不斷自我提升,才能避免陷入危機。
為了加深孩子們的理解,我組織了一場小型的討論會。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分享了自己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觀點的看法和感悟。有的孩子從自己的學習經歷出發,談到了面對困難時的堅持與努力;有的孩子則聯想到了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講述了他們在逆境中崛起的故事。這些生動的例子不僅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也讓孩子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古文中的智慧與力量。
最后,我對整堂課進行了總結。我鼓勵孩子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進取的精神,勇于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同時也要警惕安逸帶來的危機,不斷自我反省和提升。我相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這堂充滿智慧與啟迪的課程雖然結束了,但它留給孩子們的思考和感悟將會持續發酵、不斷升華。我期待著看到他們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成長為有擔當、有智慧的人才。
生物課王傳東
今天在生物課上課之前,首先給孩子們講解了兩道數學巧算題,分別是 11 與數相乘的巧算以及各位是五的數字的平方簡便算法,同學們表現的非常積極,也認真在做筆記,接下來講解了神經系統組成,腦的組成以及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同時在課上也進行了膝跳反射等有趣的小實驗,同學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在娛樂中學習,我也會再接再厲給孩子們科普更多的知識!
于家官莊
歷史課 姜明宇
今天是支教第四天,早晨八點三十分整,我們開始今天的課程。今天的歷史課內容是唐朝。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朝代之一,即便是低年級的小朋友也對其充滿興趣。我首先以唐朝的前朝隋朝做引,從唐朝的軍事、文化、政治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講述。隨后我給孩子們播放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選取了唐刀、唐吏等內容,使孩子們對唐朝有了更具體的了解。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