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蘇州大學樂予樂行實踐團走進云南省昆明市雁塔村開展為期五天的線下調研活動。通過前期與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的線上對接以及當天對雁塔村村民的線下走訪,實踐團的成員們初步掌握了雁塔村的基本情況。本次調研活動中,樂予樂行實踐團與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協作推進雁塔村的走訪調研。
圖為雁塔村小組黨群服務中心。 通訊員 劉馨怡 供圖
上午,實踐團成員以步丈地,切實體驗雁塔村的人情風貌,首先確定了之后的調研主題:黨史尋根-名地研學、綠野探秘-生態守護、鄉村問興-振興足跡。確定好調研主題后,成員們尋訪至雁塔村的各個角落,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紅色地標映入眼簾,特色建筑振奮人心。“黨群連心亭”以鄉村振興為背景、特色墻面字以“四個與共”為標……雁塔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銘記紅色歷史,期許美好未來。
此外,成員們也深切感受到雁塔村的民風樸實與環境寧靜。紅色宣傳卡片墻上的節氣文化、村民親手鑄成的土墻瓦頂、文藝匯演的“鄉村大舞臺”等都鑄就了一個村落的文化根基與底蘊,也沉淀了致富道路中決不能舍棄的初心與根本。
圖為雁塔村內的紅色主題宣傳墻。通訊員 劉馨怡 供圖
圖為村內介紹節氣小暑的卡片墻。通訊員 劉馨怡 供圖
午后,成員們通過線上會議就進一步的調研目標和安排與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進行了深入討論。基于當天的實地走訪和與村民的交流,成員們深刻感受到村民對于鄉村振興的強烈訴求,同時也發現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缺乏相關可行的計劃。為此,通過集思廣益,實踐團成員們希望,在與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的合作過程中能夠總結出一套適應雁塔村實際情況的項目模式,旨在為未來幾天的實踐調研提供有力的指導。
圖為團隊與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進行線上會議的截屏記錄。通訊員 劉馨怡 供圖
圖為團隊與夢南舍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心進行線上會議的截屏記錄。通訊員 劉馨怡 供圖
針對雁塔村夏季洪澇干旱頻發的問題,成員們根據村落的地形特點、氣候特征和建筑布局,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探討。大家積極思考,熱情討論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可能措施,同時關注女性在災后重建的需求并進行充分記錄以備后續調研過程的開展。通過這次調研,團隊對雁塔村的氣候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后續制定應急方案等奠定了基礎。目前,成員們正在撰寫一份全面詳實的調研報告,為雁塔村應對自然災害、維護村莊安寧與女性災后重建需求等方面提供參考依據。
此外,雁塔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傳承,為實踐團后續基于鄉村振興的深入調研工作提供了思路與方向。
隨著調研活動的深入展開,蘇州大學樂予樂行實踐團將繼續在雁塔村這片熱土上揮灑汗水、貢獻智慧。他們相信,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為雁塔村的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撰稿人:黃婧一
供圖人:劉馨怡
審核人:劉馨怡 劉子琦 陳凌云
202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