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生榨奇緣”團隊抵達粉之都米粉博物館進行調研。博物館內部分為多個區域,包括沙盤模型、米粉工藝制作雕塑群、米稻的馴化發展史及農業發展展區,將廣西米粉的歷史文化、生產流程、科普體驗和產品品嘗等環節融為一體,團隊成員全面了解米粉的歷史和文化。
據悉,粉之都米粉博物館也是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南寧米粉制作技藝》的傳承基地。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不僅可以了解廣西米粉文化的起源、演變、發展及形成,還可以親自動手體驗古代制粉過程,體會到米粉制作技藝的樂趣 。博物館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了解米粉制作過程及其背后科學原理的平臺。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說,這里是一個實踐和學習的好地方,有助于提高他們對傳統食品和文化的認識。
團隊成員認為,粉之都米粉博物館為廣西米粉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具有多重意義。米粉是廣西地區非常有名的特色食品,博物館的開放有助于提升廣西米粉的品牌形象,增加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博物館成為社區居民聚集和交流的場所,加強了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系,促進了社區文化的建設。通過對傳統米粉制作工藝的展示和傳承,博物館也可以激發新一代對傳統食品的創新思考,推動米粉產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