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精神財富,研校本課程
“夢棲山野,踏夢追風”實踐隊又來到了日照市張家臺村,采訪了有關村民。 女兒正在讀小學的王先生表示即使當地有豐富民族文化傳承的天然優勢加成,女兒的學校在“非遺”校本課程的建設實施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他認為必須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對于激發青少年的民族意識和民族認同感,增強祖國大家庭的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把口傳身授的“非遺”資源整理成系統的、科學的教學體系,融入學校育人體系中, 讓“非遺”得以繼承和傳播,是“非遺”的校園傳承以及社會、學校共同育人體系建設的重要紐帶。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