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潤初心 廉韻沁青春|文學院22級文化產業管理團支部五龍山實踐紀實
茶香潤初心 廉韻沁青春|文學院22級文化產業管理團支部五龍山實踐紀實
【開篇·茶韻入畫】
11月13日,文學院22級文化產業管理團支部的青年們走進三明市五龍山生態茶園。晨霧未散的茶壟間,青年們腰間斜挎竹簍,指尖輕擷新芽,在茶農的指導下完成"一芽三葉"的標準采摘。這片被習近平總書記關懷過的熱土,正以茶香為媒,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上篇·茶山問道·實踐悟廉】
在制茶工坊里,殺青的茶香與機械的轟鳴交織。支部成員們見證鮮葉歷經"搖青-炒青-揉捻"的蛻變,更在茶企負責人的講解中,讀懂"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發展密碼。當得知茶園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300余戶增收時,團支書林小晴在筆記本上寫下:"文化產業的生命力,在于扎根泥土的溫度。"
【中篇·重走正道·追尋初心】
沿著總書記考察時的"正道"路線,青年們駐足觀景臺俯瞰茶園梯田。村支書助理林元講述著元沙村從"窮山溝"到"示范村"的蝶變:2016年建成的生態茶園,2020年落地的茶文化研學基地,2023年開通的"茶香高鐵"旅游專列......這些數字背后,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下篇·茶韻廉魂·理論篤行】
百香詩院的竹椅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與《茶經》并列案頭。在"茶與廉"主題研討中,成員們碰撞思想火花:"茶需殺青去雜,人需修身正心""茶文化中的'和靜之美'與廉政文化的'清簡之道'異曲同工"。王雨桐同學的發言引發共鳴:"我們要做文化產業的'采茶人',既要采擷傳統智慧,更要堅守廉潔底色。"
【尾聲·青衿之志】
暮色浸染茶山時,青年們將親手炒制的茶葉封裝成"廉潔茶禮"。這份特殊的實踐成果,既是對傳統技藝的致敬,更是對青春使命的承諾。正如支部書記在總結時所說:"當茶韻與廉魂交融,我們不僅讀懂了鄉村振興的密碼,更找到了新時代青年的價值坐標——讓文化之花綻放在廉潔的土壤上,讓青春之光照亮民族復興的征程。"
(文學院團委供稿)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