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島振興密碼,繪就藍色共富圖景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學院“藍海探航隊”深入臺州臨海市頭門島,聚焦“海洋經濟賦能鄉村振興”主題,通過產業調研、文化尋訪、生態考察等方式,解碼這座東海小島的共富實踐,為海島可持續發展注入青年智慧。
踏浪而行:解碼漁旅融合新路徑
藍海探航隊走訪頭門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獲悉,隨著跨海大橋貫通與港口建設加速,頭門島正從傳統漁村向“臨港產業+生態旅游”雙輪驅動轉型。隊員們深入白沙灣民宿集群,調研“漁民變導游、漁船變游艇”的運營模式,記錄23戶漁民家庭通過旅游增收超40%的典型案例。
“游客渴望原生態體驗,但基礎設施仍需完善。”隊長蔣紫馨在《頭門島旅游痛點分析報告》中提出智慧導覽系統建設、漁業文化沉浸式體驗等建議,獲當地文旅部門高度關注。
聆聽潮音:搶救海洋文化記憶
在85歲老漁民王阿公的石頭房內,藍海探航隊用影像記錄下瀕臨失傳的《討海謠》與古法造船技藝。學生們還參與修復島志中殘損的明清海防圖,繪制成動態數字地圖,計劃與臨海博物館合作建設線上文化展廳。“每一張漁網都是活的史書。”隊員鄒夢夢在實踐日記中寫道,“我們想用科技讓年輕一代觸摸海島的魂。”
向海問綠:守護生態發展底線
頂著烈日,團隊連續3天監測潮間帶生物多樣性,發現紫菜養殖區與野生牡蠣礁生態鏈的共生奧秘。結合水質檢測數據,他們設計出“游客承載力預警模型”,建議控制旺季每日登島人數在800人以內,相關成果已提交生態環境局。
在“凈灘行動”中,大學生與島民共同清理海洋垃圾200余公斤,并創作環保主題沙畫,吸引百余游客自發加入。
潮起潮落間的青春答卷
臨別前,藍海探航隊向頭門島小學捐贈海洋科普繪本,并架設“海島直播間”幫助漁民帶貨。實踐成果《海島型鄉村振興的臺州樣本》將納入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案例庫。
“我們不只是觀察者,更要做浪花的編織者。”正如隊員們在總結會上所言,頭門島的碧海藍天間,正激蕩著新時代青年與壯闊海洋的雙向奔赴。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