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的生命密碼
發布時間:2025-04-06 閱讀:
12月20日清晨,湖南長沙大雪初霽,湖南農業大學的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務團在省植物園生態館內開啟了一場別具湖湘特色的“國家公園的生命密碼”主題宣講。展廳入口處,用湘繡工藝繡制的《千里湘江圖》屏風前,佩戴麋鹿造型徽章的志愿者們正調試著AR生態沙盤,屏幕上跳動的洞庭湖濕地、武陵源峰林、南山草原等三維模型,吸引著絡繹不絕的市民駐足。
“這是我們用北斗衛星追蹤器記錄的麋鹿遷徙路線。”志愿者點開全息投影,一只編號為“湘君”的母鹿在洞庭湖濕地劃出金色軌跡。當畫面切換至2023年特大汛期時,觀眾們看見這頭麋鹿帶領族群穿越淹沒區,在科研人員預設的生態浮島上短暫休憩。“如今洞庭湖的麋鹿種群已從滅絕邊緣恢復至300余頭,它們蹄印踏出的‘生命通道’,正是江湖連通工程的活體說明書。”隨著幼鹿在泥沼中蹣跚學步的影像播放,后排舉著望遠鏡的小學生突然喊道:“看!它和我們在東洞庭湖見過的小鹿花紋一樣!”
當展廳飄起模擬的雨霧,志愿者手持的智能終端突然傳出類似嬰啼的“呦呦”聲,立體投影中,一群短尾猴正在石英砂巖峰林間騰躍。“這是我國特有的武陵獼猴,每只猴子的聲紋都像張家界的山峰般獨一無二。”在聲波圖譜上,標注著猴群應對游客投喂的三種應激反應。最令人深思的是2022年閉園保育期間的對比錄音:當人類喧嘩消失后,猴群的交流聲頻降低了40%,“這說明我們的善意保護,反而可能成為它們的生存壓力”,F場幾位攝影愛好者恍然大悟:“難怪最近去拍照時管理員總提醒保持距離。”
大屏幕上,湘西保靖黃金茶古茶林的云霧間,幾位身披蓑衣的老茶農正用竹簍收集茶樹下的特殊“寶藏”——各類昆蟲標本。“這些與古茶樹共生數百年的小生命,是評判生態鏈完整性的‘活指標’。”當顯微鏡頭展示出茶蠶與茶樹共生菌的共生關系時,觀眾席中傳來陣陣驚嘆。
這場浸潤著稻香與茶韻的宣講,將湖南人“守護山水洲城”的基因密碼悄然激活。從洞庭湖麋鹿踏浪的蹄音到武陵源獼猴的晨啼,從古茶林蟲鳴的韻律到長沙市民手機里的守護承諾,牛犇犇志愿者們用青春解碼的,不僅是國家公園的生命密碼,更是一曲新時代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交響詩。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
- 智慧守護綠水青山
- 我們采集了真實巡護員的操作數據,構建了AI決策模型。
- 04-06
- 國家公園的生命密碼
- 12月20日清晨,湖南長沙大雪初霽,湖南農業大學的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務團在省植物園生態館內開啟了一場別具湖湘特色的“國家公園的生命密
- 04-06
- 踐履致遠,共繪制藥工程新藍圖
- 在人福藥業環保設施參觀中,學生們深入了解了廢水廢氣處理系統的運作原理,感受到藥企在綠色發展中的社會責任。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