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學院橘徠服兮實踐隊探訪三峽大壩
解碼工程奇跡與移民精神
2025年7月10日上午10點20分,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橘徠服兮實踐隊探訪三峽大壩旅游區從宏觀震撼到微觀理解,隊員們在沉浸式探訪中深化了對三峽工程的立體認知。
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橘徠服兮實踐隊先后走訪壇子嶺、185平臺。壇子嶺上,三峽大壩全貌盡收眼底,巨壩橫亙江面的磅礴氣勢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大國重器”的恢弘;185平臺的近距離觀察,使鋼筋混凝土鑄就的“水利奇跡”變得可觸可感。

(實踐隊隊員們合影) 隨后,隊員們走進三峽工程博物館,通過實物模型、影像資料與圖文展板,系統梳理工程從構想到建成的歷史脈絡。在“移民廳”展區,一張張老照片、一沓沓搬遷檔案,生動再現了百萬移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場景,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三峽工程不僅是技術工程,更是關乎民生與發展的系統工程。
接著,實踐隊與移民群眾深入交流,聽移民講述搬遷后的適應歷程與奮斗故事。移民在新家園積極發展產業、重建生活的堅韌,讓“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移民精神變得鮮活可感。
隊員們紛紛表示,此次調研不僅讓大家見證了三峽工程的科技偉力,更觸摸到了工程背后滾燙的人文脈搏——三峽精神從來不只是冰冷的鋼筋水泥澆筑的符號,而是建設者們攻堅克難的"攻堅魂"與移民群體自力更生的“奮斗志”共同熔鑄的精神豐碑。
(實踐隊在185平臺合影)
接下來,實踐隊將系統梳理調研素材,深挖移民精神與鄉村振興的內在契合點,力求將所見所感轉化為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發展建議。期待以青年智慧為筆,為庫區在文化傳承中激活產業動能、在產業發展中厚植文化根基貢獻一份力量,讓三峽精神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持續煥發蓬勃生機。
文字:張僖衍 攝影:李雅馨
武漢東湖學院橘徠服兮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