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日,湖北第二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椽承實踐隊走進江西省南昌市,圍繞“探尋歷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深入滕王閣、八一廣場、江西省美術館、江西省博物館、萬壽宮、秋水廣場等地開展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走訪、文化體驗等方式,實踐隊成員以青春視角觸摸城市脈搏,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融中感悟南昌的文化底蘊與發(fā)展活力。
探訪歷史地標,觸摸千年文脈7日下午,椽承實踐隊首站抵達南昌標志性建筑——滕王閣。始建于唐代的滕王閣因王勃《滕王閣序》而名揚天下,閣內珍藏的歷代詩文碑刻、精美木雕讓隊員們駐足凝視。“‘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景象,在這里有了更真實的觸感。”隊員潘同學在調研筆記中寫道。閣內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滕王閣通過數(shù)字化技術活化傳統(tǒng)文化,VR全景游覽項目讓游客能“穿越”至古代文人雅集場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結合增強了游覽體驗的深度。

圖為在滕王閣內調研歷史文化傳承情況。 潘柯伊 攝
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8日上午,實踐隊移步至八一廣場。巍然矗立的南昌起義紀念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盡管烈陽當空,紀念碑下有兩道挺拔的身影毫不動搖,他們身著迷彩為這座紀念碑更添威嚴。“1927年8月1日的那聲槍響,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藝術與科技交融,感知現(xiàn)代發(fā)展實踐隊先后探訪江西省美術館與博物館。美術館內,“江西紅色美術作品展”以油畫、雕塑等形式展現(xiàn)革命歷史場景,一幅描繪井岡山會師的巨作前,“藝術讓歷史有了溫度。”博物館則通過互動體驗區(qū)吸引年輕群體:VR設備可模擬考古挖掘過程。館內一位小小導游從容流暢地講述著館內藏品,讓人不禁感嘆歷史的傳承。“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合,讓文化不再‘高高在上’。”暑期日均參觀量較平日增長30%,青少年占比超60%。

圖為全體成員在八一廣場合影。潘柯伊 攝
古韻新潮交織,解碼城市活力8日調研最后一站,實踐隊走訪了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和秋水廣場。萬壽宮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筑風貌,青石板巷中,非遺手作店與咖啡廳比鄰而設。“這里既有老南昌的煙火氣,也有新業(yè)態(tài)的活力。”隊員張同學感慨道。街區(qū)商戶反映,文旅融合讓老城煥發(fā)新生,周末客流量可達平日5倍。傍晚時分,秋水廣場的音樂噴泉表演吸引大批市民游客。

圖為在秋水廣場開展夜間文旅。 舒思茹 提供
結語:青春腳步丈量城市未來此次調研中,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椽承實踐隊以專業(yè)視角與青春熱情,完成了對南昌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發(fā)展的多維觀察。從滕王閣的千年文脈到秋水廣場的都市活力,隊員們在行走中思考:如何讓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如何以創(chuàng)新手段激活歷史記憶。正如南昌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所言:“青年人的目光,是城市發(fā)展的風向標。”未來,實踐隊將結合調研數(shù)據(jù)撰寫報告,為南昌文旅融合提供青年視角的建議,助力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書寫新時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