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共奏團結曲,教書育人共同行—長安大學材料學院赴新疆伊犁“民風共話石榴籽,青春星火赴邊疆”暑期社會實踐隊文化教育宣傳交流行
為促進民族團結,深化青年學子對多元文化的理解,長安大學材料學院赴新疆伊犁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展校園宣傳教育活動和走近民族文化與教育,7月13-7月15日,實踐隊赴可克達拉鎮江高級中學,漢人街大巴扎,六星街感受民族文化和教育,致力讓青春在服務邊疆教育中綻放光彩,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學生們通過教育宣傳,樂器工坊探訪、非遺表演體驗、民間藝人對話等多種形式,切身感受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多民族交融的獨特魅力,增強了當代大學生對多元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和認同。
漢人街:多民族交融的市井畫卷
作為伊寧歷史悠久的商業街區,漢人街匯聚了漢族、維吾爾族、回族等多民族文化。學生們走訪老字號店鋪,在樂器行中,有滿墻懸掛的冬不拉,琳瑯滿目的手風琴應接不暇,每一架琴都承載著獨特的文化記憶。
手風琴表演藝術家何立志老師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激情澎湃的民族音樂表演,充分展現了哈薩克族人民的多才多藝。長安大學吉他社團成員趙博浩嘗試彈奏手風琴,在演奏家何立志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簡單曲調。師生們與何老師共同演唱《我們新疆好地方》,用音樂消融了語言之間的隔閡,用旋律編織起各民族的情感。
六星街:多文化交織的音樂長廊
六星街是由六條放射狀街道交匯而成的,以其獨特的城市肌理和多元文化底蘊,為師生展開了一幅生動的民族音樂畫卷。傍晚時分的六星街廣場正在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民族表演俄羅斯族的巴揚和維吾爾族的舞蹈彼此交織,奏響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動人樂章。

可克達拉鎮江高級中學:孕育棟梁之材的搖籃



作為可克達拉鎮江高級中學的優秀學子,隊長石志疆擔任此次宣傳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在老師和學生們的配合下開展民族團結與大學回校宣講。他以生動內容傳遞團念、分享大學風采,有效增進了學生對民族團結的理解,激發對大學的向往,獲師生一致好評
此次長安大學學子赴伊寧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不僅是一次生動的文化體驗,更是一場跨越地域與民族的深情對話。通過民族樂器的共鳴、非遺藝術的傳承和面對面的真誠交流,學生們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見證了民族團結在藝術與生活中的鮮活實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