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化傳統文化傳承形式,讓兵家武術以更親民的方式走進百姓生活,豐富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健身活動的文化內涵,7月13日,曲阜師范大學"兵譯風華"實踐隊走進社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兵家文化推廣活動。實踐隊以武術為核心,結合廣場舞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健身方式,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路徑。
兵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不僅體現在軍事戰略上,更滲透于武術、養生等實踐領域。武術作為兵家文化的肢體語言,兼具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功能,與廣場舞的健身屬性高度契合。近年來,廣場舞風靡全國,成為中老年人日常鍛煉的主要方式。然而,其內容多以現代音樂和簡單動作為主,文化內涵相對薄弱。實踐隊基于這一現狀,嘗試將武術元素融入廣場舞,既提升鍛煉效果,又賦予廣場舞更深的文化底蘊。
在實踐隊隊員們的號召下,晚上七點,大家準時在廣場集合。簡單的熱身過后,武術教學正式開始。隊員們沒有選擇站在前面示范,而是穿插在居民隊伍中同步練習。實踐隊隊員一邊演示"白鶴亮翅"的動作要領,一邊耐心糾正身旁張阿姨的動作:"阿姨,手臂再抬高一點,對,就是這樣!"張阿姨學得認真,不一會兒就掌握了基本要領。最精彩的環節當屬武術與廣場舞的融合練習。實踐隊精心編排了一套結合太極拳動作和廣場舞步伐的"武韻健身操"。當《滄海一聲笑》的音樂響起,隊員們和居民們一起舒展雙臂,剛柔相濟的動作在音樂中流暢轉換。實踐隊隊員們發現,原本拘謹的居民們漸漸放開手腳,動作越來越標準,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太有意思了!"剛退休的趙阿姨興奮地說,"這套動作既有武術的韻味,又有舞蹈的美感,比單純的廣場舞有意思多了。"
圖為社區居民同實踐隊隊員習武。王夢雨 供圖
活動結束后,隊員們走進社區居民,詢問他們對此次活動的參與感受。讓隊員們高興的是,居民們都對武術融合廣場舞的形式表示認可,認為其兼具鍛煉性和文化性,并希望社區能定期開展類似活動。圖為社區居民與實踐隊隊員合照。王夢雨 供圖
此次活動突破了傳統文化推廣的單一宣講模式,以互動體驗為載體,讓居民在運動中感受兵家文化的魅力。武術與廣場舞的結合,不僅拓寬了兵家文化的應用場景,也為其他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承提供了借鑒。活動還促進了居民之間的交流。許多原本互不熟悉的鄰居因共同練習而熟絡,社區氛圍更加和諧。社區主任表示,未來將與實踐隊合作,打造"武術健身角",推動文化健身常態化。
本次"兵譯風華"實踐隊之行,以武術為紐帶,成功搭建了傳統文化與社區生活的橋梁。活動的創新之處在于將武術的剛健與廣場舞的柔美結合,形成新的健身形式;注重參與性,讓居民在體驗中接受文化熏陶;既滿足了健康需求,又激活了文化記憶。未來,實踐隊計劃擴大活動范圍,針對不同群體設計差異化內容,如兒童武術游戲、青年搏擊操等,進一步推動兵家文化的活態傳承。同時,將整理活動經驗,形成可復制的推廣模式,為傳統文化進社區提供參考。
武可強身,舞可怡情。當兵家武術遇上廣場舞,不僅碰撞出健康的火花,更喚醒了深植于民間的文化基因。曲阜師范大學"兵譯風華"實踐隊以行動證明,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而其根基,始終在人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