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深入洼子村調研新修道路服務鄉村振興
作者:林曉雪 李士超 劉國宸
7月13日,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在山東省泰安市洼子村啟動對該村新近完工道路建設項目的專項走訪調研活動。此項調研旨在實地掌握鄉村道路建設成效,響應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戰略部署。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村民了解新建完工道路情景
在洼子村新修道路現場,實踐團成員系統了解該條道路的立項背景、具體施工范圍、資金來源構成含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省級涉農整合資金及村級自籌,以及當前村民使用狀況。隨后,實踐團成員沿新建道路進行全程實地踏勘,精確測量并記錄道路長度、寬度、路面硬化材質水泥,詳細觀察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配套基礎設施包括排水溝渠、交通安全標識標牌、照明及綠化設施。
圖為實踐團成員調研道路便利性
調研過程中,實踐團成員走訪道路沿線住戶與村民,以問卷和訪談形式收集村民反饋信息。反饋信息涉及道路通行便利性、安全性提升、對日常生產如農產品運輸與生活如出行就醫就學帶來具體影響。實踐團成員同時征集村民關于道路后續維護管理的意見建議。洼子村村委工作人員詳細介紹道路修建工期安排、施工過程中克服的主要困難如地形制約、原有管線協調,以及道路建成后解決的關鍵問題如雨季泥濘、會車困難、連接主干道。同時闡述村集體制定的道路后期養護責任主體與具體計劃。該新建道路有效連通村內主要集中居住區域、大片農田耕作區與通往鄉鎮的村口主干道。在部分地形復雜或視線不佳路段,道路科學設置會車點和安全防護欄。
圖為實踐團成員調研道路安全性
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中基礎設施提質升級的核心內容,直接落實“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該工程聚焦解決農村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通過完善路網結構、提升管養水平、強化安全防護,切實服務鄉村產業物流運輸、人居環境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大目標。實踐團成員此次調研活動,緊扣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中“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一體化”政策導向,聚焦洼子村道路建設項目從資金落實到技術標準執行的全流程實效。通過嚴謹的田野調查方法,實踐團成員收集一手數據,深度感知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的切實進程,展現高校青年學子服務國家戰略的實踐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