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大 “披星戴夢” 團:在贛榆社區播撒探索宇宙的種子
2025年7月24日,在中國礦業大學“披星戴夢”社會實踐團成員的熱情籌備下,一場別開生面的天文科學知識普及活動,在連云港市贛榆區博物館拉開了帷幕。活動面向博物館內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小朋友,用專業知識與飽滿熱情,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探索宇宙的奇妙窗口。
“小朋友們,你們晚上抬頭看天空時,最先注意到的亮閃閃的東西是什么呀?”活動伊始,隊員何政軒舉著一張滿月圖片問道。“是月亮!”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隨后,何政軒借助精心制作的PPT開啟天文啟蒙之旅。PPT里,絢麗的星空圖片與動態的行星運行動畫交相輝映,瞬間抓住了孩子們的目光。隊員們從孩子們最熟悉的月亮入手,拋出“月亮是怎么來的呀?”“月亮和地球是什么關系呢?”等問題,一下子勾起了孩子們的探索欲。
PPT講解結束后,孩子們最期待的明信片畫畫環節來了。隊員們給每個小朋友分發了印著星空圖案的明信片:“大家可以在這上面寫下關于天文的問題,也能畫一畫自己想象中的宇宙哦。”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筆,有的寫下“太陽的溫度是多少?”,有的畫起天上的宇航員,還有的拉著隊員問:“我畫了火箭飛向月亮,這樣可以嗎?”隊員笑著說:“當然可以,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不一會兒,一張張明信片上就布滿了稚嫩的字跡和可愛的圖畫,不少小朋友舉著作品跟志愿者分享。
接下來是望遠鏡講解與觀測環節。隊員李昆航拿出天文望遠鏡套件,一邊組裝一邊細致講解每個部件的功能:“大家看,這個圓圓的是物鏡,負責收集光線;這個可以轉動的是調焦輪,能讓我們看得更清楚。”“這個長長的管子是干什么的呀?”有小朋友指著鏡筒問。“這是鏡筒,光線會在這里面‘跑’,最后讓我們看到遠處的東西哦。”隊員們都耐心解答。組裝時,李昆航同學特意放慢速度,對關鍵步驟重復講解,孩子們圍在旁邊認真看著,不時提問,互動氛圍十分熱烈。
這場在連云港市贛榆區博物館開展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聆聽與互動中收獲了天文知識,更在他們心里播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而隊員們也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感受到了科普實踐的滿滿意義。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