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通國際葡萄酒莊:一瓶“中國馬瑟蘭”如何驚艷世界?
——從黃金緯度到152項國際大獎的東方傳奇
秦皇島盛夏時節,位于北緯39°葡萄黃金種植帶的中國金士通國際葡萄酒莊再次成為焦點:繼去年包攬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IWSC等四項國際金獎后,酒莊明星產品——中國首款單品種馬瑟蘭干紅再獲2025年度德國柏林葡萄酒大獎賽金獎,累計國際大獎已升至152項。一瓶東方佳釀,如何在全球葡萄酒版圖上寫下“中國坐標”?記者近日走進酒莊,探尋其背后的文化、科技與產業密碼。
一、“花果之鄉”500年傳承,1983年釀出中國首瓶干紅
酒莊所在的碣石山麓,自明代起便有葡萄種植記載,被譽為“花果之鄉”。1983年,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在此下線,結束了國內無干型葡萄酒的歷史。如今,這片熱土在“軍轉民”企業天士力集團的二次賦能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二、博士后團隊“繡花式”釀酒:543個質控點守護每一滴
“我們不是在釀酒,是在做生物藝術品。”金士通技術中心主任、剛剛留法歸來的李博士指著監控屏上的實時數據說。酒莊獨創“6大環節、71道工序、543項質量控制點”體系,從法國橡木桶陳釀到萬級凈化車間灌裝,每一瓶酒需經1—3年平譜熟化,全程由博士團隊領銜的科研小組跟蹤。今年新入職的3名985高校碩士畢業生,正輪崗于發酵、調配、檢測等關鍵崗位,為“下一代東方風味”儲備人才。
三、馬瑟蘭:中國葡萄酒的“世界護照”
“它兼具赤霞珠的結構與美樂的果香,卻又有獨特的紫羅蘭與荔枝氣息。”國際葡萄酒大師、布魯塞爾大獎賽評委Jean-MarcNolant在品鑒筆記中寫下如此評價。金士通自2006年引種馬瑟蘭,歷時十余年攻關,終在2016年推出中國首款單品種馬瑟蘭干紅。中國葡萄酒首席科學家段長青認為:“這支酒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風土的復雜性,也為中國葡萄酒高端化提供了范本。”
四、90%綠化率的“會呼吸”酒莊:工業+文旅的新樣板
漫步酒莊,歐式后現代建筑與《天宮葡萄酒文化壁畫群》交相輝映,負氧離子濃度高出市區3倍的空氣中飄著淡淡果香。這里不僅是生產車間,更是集種植基地、專家工作站、康養別墅于一體的4A級工業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被《WineTourismChina》評為“最佳酒莊旅行目的地”。
五、人才與市場:從3K月薪到152枚獎牌的逆襲
“當年我們招人,本科生起薪只有3K,現在985碩士年薪15萬起仍一崗難求。”人力資源王總監坦言。面對行業“招生冷、就業熱”的反差,金士通與石河子大學、中國農大等高校共建“訂單班”,今年首批170名畢業生中,近三成選擇留在酒莊從事科研或銷售。值得注意的是,酒莊海外銷售團隊已拓展至俄羅斯、新加坡等8國,“國際”二字不再只是名稱,而是實打實的全球市場。
“讓世界記住中國味道,不僅是商業目標,更是文化使命。”天士力集團董事局主席在頒獎典禮上的致辭,道出了這家“軍轉民”企業的雄心:以一瓶馬瑟蘭為媒,講好中國葡萄酒的當代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