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金銀筑夢”實踐服務團深入平邑縣流峪鎮合作社開展金銀花產業調研
文|孫璐瑤 王夢菲 圖|張學成
為推進“強國行”專項行動工作走深走實,助力金銀花產業發展,7月22日,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金銀筑夢”實踐服務團在平邑縣農業農村局果茶站站長謝洪國,流峪鎮金銀花管理站站長陳輝,團隊指導老師裴玉賀、劉寧的帶領下,深入平邑縣流峪鎮核心產區開展金銀花產業調研。
在金銀花新品種研發基地和山東華康農業發展中心,團隊成員參觀了基地內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和科學的種植技術。華康農業負責人閆鑫介紹,該中心現有金銀花種植基地近400畝,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優質種苗和標準化種植技術推廣至全國多個產區。目前,企業不僅幫助當地農戶統一銷售產品,還與加多寶等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深加工合作,有效延伸了產業鏈條。
綠清源農場向實踐團隊展現了金銀花產業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據農場負責人王薪皓介紹,農場“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以“純自然、零添加”為核心,通過“金銀花—雞—玉米”的閉環系統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盡管近年受干旱和市場價格波動導致的金銀花產量略有減少,農場仍計劃逐步擴大規模,向成為當地生態農業的示范點這一目標不斷前進。
在五龍湖金銀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實踐團隊重點調研了金銀花產業的規模化種植與市場挑戰。據了解,合作社以“北花一號”、“四季花”為主導品種,依托政府扶貧項目發展育苗基地,年供苗量覆蓋外地市場。負責人趙連財向實踐團展示“合作社+農戶”模式從枝頭鮮蕾到花市及電商平臺的穩定銷售網絡。對于合作社所反映的鮮貨儲運挑戰與市場價格波動問題,謝洪國表示,平邑縣金銀花專班將依托縣政府主導的產業鏈,統籌行業協會、合作社及相關企業,協同推進金銀花深加工,如通過開發藥品、食品飲料、化妝品等多元化產品,著力提升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夯實產業基礎,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此次調研是學院深化實踐育人與科技助農的生動實踐,實踐團將整合生態農業技術優化、產業鏈延伸及市場風險應對等建議,形成調研報告反饋當地,為平邑金銀花品牌建設與鄉村振興提供青年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