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金銀筑夢”實踐服務團赴平邑九間棚金銀花生態種植流峪示范基地參觀調研
文|王夢菲 劉寧 圖|孫璐瑤
為推進“強國行”專項行動走深走實,深入了解金銀花產業發展現狀,7月23日,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金銀筑夢”實踐服務團在平邑縣農業農村局果茶站站長謝洪國,流峪鎮金銀花管理站站長陳輝,指導教師裴玉賀、劉寧的帶領下,來到被譽為“中國金銀花之鄉”的平邑縣流峪鎮,深入九間棚金銀花生態種植流峪示范基地參觀調研。
團隊聚焦生態農業模式與產業振興,基地負責人向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創新發展模式,該模式有效整合土地、資金與技術資源,推動金銀花產業走向規模化、集約化。基地主栽的高產抗病良種“北花一號”,在花朵初開時進行人工采摘以及高效滾筒式烘干等現代化采收加工流程,保證了金銀花的最佳品質。該產地采取“六不用”技術種植管理金銀花,確保生產出零農殘、無污染的高端金銀花產品,是實現優質高價、增加村民收入、推動金銀花產業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該基地作為“以花為主、多元共生”的生態農業典范,不僅提升了平邑金銀花標準化種植管理水平,對當地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也十分有益。
隨后,團隊成員參觀了金銀花綠色生產百里長廊,實地調研金銀花產業發展現狀,感受鄉村振興連片打造的蓬勃氣象,長廊不僅是一條產業帶,更串聯生態觀光、健康養生等多元生態,是生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典型示范,
深入基層的腳步從未停歇,實踐團分組走訪了流峪鎮苗泉村、邵家村金銀花種植戶,通過調查問卷、座談交流等形式,與農戶深入交流,了解了農戶在金銀花種植方面遇到的市場價格波動及干旱導致產量下降等難題,進一步明確了助農方向。
實踐團隊在調研中深切感受到,金銀花產業已成為平邑縣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團隊成員將系統梳理示范基地的先進經驗與散戶面臨的現實困境,形成針對性調研報告與建議,為平邑金銀花產業的提質增效與可持續性發展貢獻“青農智慧”,真正把助力鄉村振興的論文寫在齊魯大地的沃野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