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農學子探秘華夏長城酒莊:科技賦能綠色釀造,風土孕育中國味道
7月29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莊,通過深度調研揭秘這家扎根家鄉45年的民族企業如何以"科技+生態+文化"三輪驅動,打造從葡萄園到國際市場的綠色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醇香動力
風土密碼:礫石土壤種出"中國芯"
在酒莊23個精細化管理的葡萄園單元,團隊成員觀察到獨特的礫石土壤層。"這種土壤白天蓄熱、夜間釋溫,讓赤霞珠的糖分積累比波爾多產區高15%,"種植部負責人指著一排排傳感器介紹。酒莊依托300多個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八大環境因子,實現精準灌溉節水30%,并通過綠肥覆蓋、捕食螨生物防治等技術,年減少農藥使用40噸,2022年斬獲歐盟有機認證。
綠色智造:葡萄梗變身"綠電能"
釀造車間內,三級分選流水線正高效運轉。"每100公斤葡萄經過穗選、粒選后淘汰15公斤次果,"技術總監演示著廢棄物轉化系統,"這些枝蔓果梗發酵產生的沼氣,年發電量可滿足200戶家庭用電。"更令學生驚嘆的是超重力陳釀專利技術——這項2023年研發的創新工藝,將傳統橡木桶陳釀周期從24個月壓縮至6個月,大幅降低能耗。
文旅破圈:巖畫酒標走俏倫敦
步入1.9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地下酒窖,團隊體驗了"橡木桶定制"文旅項目。酒莊將碣石山巖畫元素融入酒標設計的"大酒窖系列",已進駐倫敦哈羅德百貨,單瓶出口價突破35美元。2024年新落成的時光藝術館,更以沉浸式科技講述葡萄酒文化,帶動周邊民宿年增收2000萬元。
振興樣本:技術惠及3.2萬農戶
"我們合作社的葡萄直供酒莊,每畝增收4000元,"基地農戶王大叔笑著展示訂單。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酒莊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1.2萬畝,帶動全縣3.2萬農戶參與產業鏈。2023年昌黎葡萄酒產業集群產值突破50億元,成為河北省"一縣一業"標桿。
學子感悟
"從智慧農業到碳減排包裝,顛覆了我對傳統農業的認知,"團隊隊長張同學在調研筆記中寫道。據悉,該酒莊近三年已吸納87名種植師、釀造工程師等專業人才,與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共建實訓基地,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年均15萬元優質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