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日,集美大學航海學院“智思領航4.0”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青島、日照、天津,開展專項調研。隊員們探尋智能技術與系統在航運領域的創新應用,見證科技為航運業帶來的深刻變革。
智能引航:數字孿生賦能高效協同 青島引航站通過VR、3D視覺技術及多媒體設備,生動展現了從傳統引航到智慧導航的技術躍遷。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應用,賦能引航作業高效協同,凸顯了科技與航海精神的融合,為航運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
(圖1:“智思領航4.0”實踐隊參觀青島引航展覽館。張聞柏琳 供圖)
在日照引航站生產指揮中心,AIS系統集成的船舶動態信息實時刷新全域海圖。智能調度平臺可對突發狀況秒級響應,并精準分析港口吞吐量數據。“這套系統是港口高效運轉的‘神經中樞’。”工作人員解釋。
(圖2:引航站工作人員在日照引航站為實踐隊成員講解智能調度平臺。柯怡涵 供圖)
在天津引航中心拖輪協同智控中心,實踐隊見證了“四同+四統”模式的智慧調度革命。該系統依托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港口場景,通過AI算法實時優化船舶引航路徑,實現引航效率提升13%。屏幕上實時跳動的“引航6+2效率指標體系”,讓隊員直觀感受到數據驅動下引航、拖輪與碼頭“三位一體”的無縫協作。“這不僅是效率變革,更是安全壁壘的智能化升級。”技術負責人強調。
(圖3:“智思領航4.0”實踐隊參觀引航拖輪協同智控中心。張聞柏琳 供圖)
技術升級:自動化碼頭的智能化與零碳化突破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的A-TOS系統則指揮著AGV(自動導引車)集群,實現集裝箱裝卸運輸全流程無人化精準管控。
(圖4:“智思領航4.0”實踐隊在青島港平臺觀看自動化碼頭作業。張聞柏琳 供圖)
日照港的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碼頭同樣令人震撼,無人化糧食裝卸系統與亞洲最長的智能皮帶輸送網協同運作,將效率與安全推向新高度。
(圖5:日照港自動化碼頭,遠程操控橋吊作業現場。蘇佳怡 供圖)
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作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向實踐隊展示了前沿技術的系統化集成:國內首創“5G+北斗”融合定位技術,實現無人集卡動態厘米級(精度5厘米)導航,徹底替代傳統磁釘;“單小車岸橋+地面智能解鎖站+ART智能運輸機器人”模式,大幅提升自動化作業流暢度;碼頭通過風力發電機與光伏陣列年發電超6000萬千瓦時,100%滿足運營需求,實現零碳排放。
(圖6:“5G+北斗”定位底盤車作業流程。許訓然 供圖)
此次調研全景式呈現了智能技術與系統應用在航運領域的深度滲透。未來,隊員們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在專業學習中深耕航海技術基礎知識,同時主動涉獵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領域,提升數據分析與系統運維能力,努力成長為兼具專業素養與創新思維的復合型人才,為航運業的智能化升級與海洋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圖7:智思領航4.0實踐隊于天津港合影留念。蘇佳怡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