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察布查爾縣海努克鎮切吉村足球場上,武漢理工大學“民族團結我踐行”實踐隊與村兩委共同籌備的“陽光巴郎”青少年足球賽正式啟幕。晨風拂過天山雪嶺,為伊犁河谷之邊的切吉村披上碎金,四支少年球隊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長,看臺上各族鄉親的歡笑與彩旗交疊——一場以足球為紐帶的民族團結實踐,于此生根拔節。
上午十點半,足球比賽開幕式正式拉開序幕。國歌鏗鏘,五星紅旗在邊疆晴空下舒展,足球小將肅立行禮,實踐隊員與村民凝望同一方向,民族齊聚,國歌同鄒,仿若千年絲路駝鈴在血脈中回響。這場被親切稱為“村超”的賽事,凝結著實踐隊的歷歷心血:鄭悅、趙一鳴、馬馥鈺帶領“紅領巾小課堂”學員編排“石榴花開”啦啦舞。當氣球方陣騰空而起,孩子們手臂層疊綻放如石榴吐蕊,紅衣翻飛間,“民族團結”四字化作具象的躍動詩行。
“以足球之名,共繪團結畫卷!”實踐隊員鄭悅的清亮嗓音穿透喧囂。同步宣布出席本次足球賽事的有海努克鎮鎮黨委人大主席依拉洪同志、切吉村第一書記馬斌同志以及黨支部書記藺強同志。
“足球轉動的是夢想,凝聚的是人心。”切吉村第一書記馬斌同志臨場寄語:“讓每一次傳球傳遞信任,每一聲喝彩匯成交響。”村黨支部書記藺強同志與裁判員肉孜買買提·斯提瓦力迪并肩而立,看臺各族觀眾用普通話齊呼“加油”,聲浪漫過青青草場。
文化交融在儀式中自然流淌。育克賽藝術培訓中心的《民族團結舞蹈》剛柔相濟,哈薩克旋舞與維吾爾踏歌相映成趣;實踐隊編排的啦啦操則彰顯普通話教學成果,孩子們用標準發音呼喊“同心拼搏”。揭幕戰哨響,切吉村小學與阿熱吾斯坦村小學球員足下生風,加尕斯臺鎮“冠軍”隊與切吉村“陽光巴郎”隊激烈交鋒——混編訓練的戰術設計令不同民族少年肩臂相抵,汗珠共同浸潤這片見證茶馬互市的土地。
作為賽事統籌核心,實踐隊的身影織就無形紐帶:從啦啦隊訓練到入場式編排,從賽事流程把控到“石榴籽志愿服務站”搭建。實踐隊員手持流程表穿梭人群,有為賽前文藝布置忙前忙后的,有為每一場比賽的后勤服務工作助力安全保障的。當不同民族的前鋒與后衛相互碰撞,“加油”的吶喊聲穿破晴空,實踐隊員們就知道,這場比賽正真值得!
正午的陽光為綠茵場鍍上金邊,首輪賽事在喝彩中暫歇。少年們交換手繪隊徽的剪影,恰似石榴籽密密相擁。這場以“陽光巴郎”為名的青春聚會,正將民族團結的抽象理念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生動實踐——如那永不停轉的足球,載著各民族的共同心跳,奔向遼遠未來!
通訊員:楊潤文、丁博、韓續冰
攝影:尼木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