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角燈,作為廣東省東莞市特有的傳統手工藝品,擁有近千個角、近千盞燈,集書畫、剪紙(刻紙)、刺繡等民間工藝之大成,是嶺南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然而,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期面臨傳承困境。近日,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千燈莞韻”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響應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的號召,深入東莞市莞城街道開展以“非遺+普法”為核心的創新實踐活動,旨在運用青年智慧和法治力量守護非遺瑰寶,探索活態傳承新范式,為東莞市推進“百千萬工程”注入青春動能。

圖1 懸掛于東莞文化館的千角燈 通訊員張智琨供圖

圖2“千燈莞韻”實踐團合照 通訊員張智琨供圖
深調研:錨定傳承難點,明確方向路徑 實踐伊始,實踐團走訪東莞市文化館非遺展廳、文化周末劇場,近距離觀摩全球僅剩四盞的千角燈珍品,深入梳理其歷史脈絡,解碼其獨特工藝,挖掘其文化內涵。
圖3 實踐團近距離參觀千角燈 通訊員翁浩翔供圖

圖4 實踐團參觀學習千角燈相關知識 通訊員張智琨供圖
為精準把握千角燈的傳承現狀,實踐團前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樹祺先生的工作室,通過對傳承人的深度訪談,細致了解千角燈的制作精髓與當前面臨的主要傳承挑戰,為后續實踐活動奠定了扎實的專業知識根基與實踐基礎。

圖5 實踐團深度訪談傳承人張樹祺先生 通訊員翁浩翔供圖

圖6 實踐團學習體驗千角燈關鍵技藝 通訊員張智琨供圖
云傳承:順應時代潮流,線上直播宣傳
為突破地域限制,實踐團緊跟時代脈搏,策劃推出兩場以“非遺匠心映千年——東莞千角燈‘云’上傳承與法治守護”為主題的線上直播。直播在多個平臺同時進行,吸引了大量觀眾參與互動。實踐團不僅帶領觀眾追溯千角燈的歷史淵源、領悟匠心傳承,還生動解析了千角燈燈頂、燈體等五部分的精妙構造與匠人智慧,更創新性地從法學視角出發,就千角燈的知識產權保護、工藝傳承中的法律保障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普法講解。特別的是,實踐團還在直播中加入了互動抽獎環節,獎品為團隊原創設計的文創產品,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時,顯著提升了公眾關注度,擴大了宣傳范圍。

圖7 實踐團成員正在為線上觀眾講解千角燈的相關知識 通訊員翁浩翔供圖

圖8 實踐團成員為觀眾展示團隊設計的文創產品 通訊員翁浩翔供圖
播新種:趣味活動進社區,萌動少年傳承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為激發青少年對千角燈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千角燈的認識,實踐團聯合莞城街道團工委、莞城市橋社區團委,創新采用知識講座與趣味闖關結合的形式,舉行了兩場以“匠心傳燈,非遺新生”為主題,面向青少年的千角燈文化推廣活動,共吸引六十余名青少年踴躍參與。活動中,孩子們在為千角燈線稿涂色中感知藝術之美,在復原原創千角燈拼圖中理解結構之巧,在破解融合千角燈歷史、文化寓意及非遺法律常識的燈謎中加深認知。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沉浸其中,多次挑戰只為盡可能多地了解千角燈知識。活動成功點燃了青少年對非遺文化的熱情,亦為文化傳承播下了充滿青春活力的種子。
陪伴孩子參與活動的各位家長也連連稱贊,表示:“(文化推廣)活動挺有意義的,期待有更多這樣的活動。”
圖9 孩子們正還原拼圖 通訊員李悅供圖

圖10 第一場文化推廣活動合照 通訊員張智琨供圖
創IP:莞菱巧塑千燈韻,法獸長佑正義光 實踐出發前,團隊便創新設計了融合非遺千角燈和法治元素的IP形象——“莞菱菱”,其中“莞”點明實踐地東莞,“菱菱”取千角燈多棱造型的諧音,既呼應千角燈的立體多角造型,又寓含“玲瓏剔透”之意,契合千角燈精巧的外在形態。該IP將千角燈擬人化為中國風的卡通特色形象,其身旁伴有一只Q版的中國古代神獸——象征公正與光明的獬豸“菱光”,直觀傳達了實踐團“以法律之力守護非遺瑰寶”的核心活動理念。“莞燈千枝照夜,菱光一室生春”,“莞菱菱”與“菱光”的靈動設計,拉近了千年非遺與現代生活,尤其是與青年群體的距離。
圖11 原創IP設計介紹圖 通訊員黎林林供圖
結碩果:匯聚青春之力,譜寫傳承新篇 在為期一周的密集實踐中,“千燈莞韻”實踐團取得豐碩成果。團隊完成了對千角燈傳承人張樹祺的深度訪談、組織2場覆蓋80余人的線下千角燈文化推廣活動、設計IP形象“莞菱菱”并產出三套系列文創產品,通過多篇互聯網推文、視頻及直播形成了立體傳播矩陣,傳播范圍廣泛。實踐團創造性地將非遺傳承與法治宣傳相結合,相關實踐成果獲得莞城團工委及社區居民的高度認可。
薪火相傳結碩果,砥礪前行啟新篇。實踐團負責人李詩淇表示,活動的積極反饋更加堅定了實踐團未來繼續守護千角燈的決心。作為法學院的學生,團隊將持續發揮專業優勢,深化探索非遺活態傳承路徑,推動千角燈等文化瑰寶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法律為盾筑牢傳承守護,以青春之力續寫千年燈火的璀璨篇章。
圖12 實踐團在文化周末劇場的合影 通訊員陳琳嘉供圖
學校:廣東財經大學
作者:李悅、梁卓欣、宋啟慧、林雨珊
帶隊老師:戴激濤、李忠鮮、喬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