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助力鄉村綠色可持續發展,質量檢測與管理系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于2025年暑期開展"水質-大氣-農產品"三位一體檢測行動,通過科學采樣、精準分析,為鄉村生態保護與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助力生態保護與民生安全。
碧水守護行動
在甄潔博老師的帶領下,團隊深入周邊村落對7處坑塘開展立體化水質監測,成員們嚴格按照環境監測規范,現場記錄各坑塘的周邊環境、水體外觀等基礎信息,并使用專業工具采用分層采樣法獲取不同深度水樣,封裝后對其pH值、濁度、嗅味、硬度、重金屬含量、硫化物、氟化物等17項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力求全面掌握鄉村水體質量狀況,為守護鄉村碧水清波提供數據支撐,為"一塘一策"治理提供依據。

藍天保衛計劃
成員們攜帶大氣采樣器、顆粒物檢測儀等專業設備,在學校操場、工廠附近、田地周邊、居民長行路段等監測點開展數據采集。成員們規范操作采樣裝置,重點檢測PM2.5、PM10等顆粒物濃度,并同步記錄溫度、濕度及有害氣體含量等參數。經精密儀器分析,全面掌握區域空氣質量狀況,為大氣環境改善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舌尖安全工程
正值桃子豐收季,實踐團成員在姚啟蒙老師的帶領下,深入桃園現場開展鮮果"農殘+品質"雙軌檢測,對桃子進行農藥殘留、pH值、甜度等指標的檢測,從安全到口感,為農產品品質提升指明方向,讓“綠色、安全、優質”理念落地落實,建立"品質地圖",助力"甜桃"品牌建設。

此次系列檢測活動,既是我系實踐團以專業技術踐行生態環保理念的“務實行動”,更為當地綠色發展提供了“科學支撐”。未來,實踐團師生將持續依托精準檢測技術,筑牢農產品安全防線,以數據賦能農業綠色轉型,讓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田間地頭深耕厚植,助力構建生態保護與民生福祉協同共進的新格局,讓科技之力在鄉村振興中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