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的研修課:淮陰工學院薪火“芯”鄉實踐團赴淮鹽開展數字助農活動作者:胡麗雅
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引導青年學子將理論知識與鄉村實踐相結合,2025年7月,淮陰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薪火“芯”鄉實踐團來到江蘇省淮安市、鹽城市,開展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活動以“助力鄉村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為宗旨,通過田間勞作、技術幫扶、調研交流、主題宣講等方式,為兩地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淮安實踐:田間勞作踐初心,數字技術暖農心在淮安市鄉村的田野里,實踐團成員以最貼近土地的方式,深度融入當地農業生產。團隊成員投身農耕勞作,既為農戶緩解了勞作壓力,更讓青年學子在彎腰弓背的重復動作里,切身體悟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深刻內涵。他們將對農業生產艱辛的認知,轉化為助力鄉村發展的強烈責任感,進一步加深了對“三農”問題的認識。

結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特色,實踐團在淮安鄉村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數字農業科普活動。團隊成員通過實際操作演示,指導村民使用農業信息平臺、氣象服務APP等工具,幫助村民樹立起“手機查技術、數據知農事”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理念,進一步拉近了學子與鄉村的距離。

鹽城調研:交流宣講明方向,智慧農機助轉型在鹽城市,實踐團與當地村干部圍繞鄉村振興展開深入交流。通過交流,團隊詳細了解當地產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成果。同時,團隊聚焦智慧農機應用,了解了無人機噴灑農藥、大型收割機作業等設備的使用效率。調研中,實踐團真切感受到智慧農機給農業生產帶來的變化:無人機精準噴灑,不光省農藥、省人力,防治效果也更好;大型收割機普及后,秋收效率提上去一大截。


此外,在鹽城市鄉村振興主題宣講中,實踐團聚焦政策紅利與民生改善,用鮮活案例闡釋鄉村振興帶來的切實變化:村容村貌整潔宜居,特色產業帶動家門口就業,義務教育與醫療資源下沉讓民生保障更暖心。宣講激發了村民參與熱情,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園的共識。此次調研既明晰了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更見證了智慧農機在降本增效、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中的關鍵作用,為后續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參考。


躬耕淮鹽沃土,用“芯”培育禾苗。此次薪火“芯”鄉實踐團的淮安、鹽城之行,不僅是一次青春力量與鄉村振興的深度對接,更是青年學子用知識服務“三農”的生動實踐。從田間地頭的躬身勞作到數字技術的落地普及,從座談交流的思路碰撞到智慧農機的深入調研,團隊以“芯”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用“薪”火傳遞青春擔當,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了朝氣蓬勃的青春動能。